瑶老制
旧时瑶族地区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带有原始民主性质。每一村寨自生产、祭祀、调解纠纷至指挥对外械斗,均由全村推选年长有经验的老人分工执掌。此制以广东连南八排瑶村较典型。所选瑶老有天长公(村长)、头目公(天长公副手)、先生公(巫师)、掌庙公、烧香公、放水公(掌农田水利及人畜用水)等名目。此制随历史发展,性质有所变化,通常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压迫瑶民的工具。
旧时瑶族地区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带有原始民主性质。每一村寨自生产、祭祀、调解纠纷至指挥对外械斗,均由全村推选年长有经验的老人分工执掌。此制以广东连南八排瑶村较典型。所选瑶老有天长公(村长)、头目公(天长公副手)、先生公(巫师)、掌庙公、烧香公、放水公(掌农田水利及人畜用水)等名目。此制随历史发展,性质有所变化,通常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压迫瑶民的工具。
书名。又名《赵忠节公湖防记》、《湖防记》。清宋韵初撰。三卷。以时为经,以事为纬,述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围攻湖州(今属浙江),清按察使衔道员赵景贤督办团练,防守湖州事。时宋
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河南革命党人拟运动新军第二十九混成协协统应龙翔反正,夺取开封。因应被软禁,计划流产。革命党人遂赴外县联络秘密会社和农民武装,分兵三路,会攻开封,不克。十月中革命党人联
官署名。金代九路提刑司之一。掌本路纠察黜陟、劝农采访、管领屯田、镇防诸军。大定二十九年(1189),置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会宁府。设提刑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领司事。下设判官、知事等官。承
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字伯可,号顺庵。少时从晁说之学于嵩山。南渡初,高宗驻跸维扬,上《中兴十策》,有名于时。后为承务郎,绍兴中,以言论阿附秦桧,改监尚书六部门,擢军器监丞,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所
地名。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外。《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八年(383),肥水战后,慕容垂谋复燕,遣田山如邺,密告慕容农等使起兵相应。“慕容绍先出,至蒲池”,即此。
即宝云阁。建于清。坐落于颐和园佛香阁西侧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通高7.55米,重约207吨。构件均系铜质,其柱、梁、斗栱、椽、瓦、宝塔及九龙匾额,对联等皆仿木结构。主要采用砂型或泥型铸成,也有部分为失蜡法
一作胡禄居。西突厥咄陆五部之一。七世纪中叶其势渐强,曾败乙毗咄陆可汗于白水胡城。阿史那贺鲁厚结其部首领阙啜,以女妻之。显庆二年(657)唐平贺鲁,兼俘阙啜,以其部置盐泊都督府。后突厥兴,复往附之。开元
1206—1251又译廓丹、扩端。元太宗次子。元代文献又作阔端阿哈(蒙古语,意为兄)。太宗时,受封西夏故地,驻营西凉府(今甘肃武威)以西,后建城名永昌。太宗七年(1235),领兵攻秦州(今甘肃天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勘界议定书之一。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署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荣全与俄国西西伯利亚军区副参谋长巴布阔福签订。自沙宾达巴哈至布果素克建立界牌八处,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原属中
春秋初齐、鲁之间的战役。鲁庄公十年(前684),齐桓公伐鲁,鲁庄公率兵抵御,两军战于鲁境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避开齐军锐气,待其三鼓之后,才全力反击,大败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