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朋
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字龟父。两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与弟刍、炎、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落笔成文,尤长于诗,其警句往往为前人所未道。舅黄庭坚称其笔力扛鼎,篇篇可传。为人讲求直节,曾有“愿为龙鳞婴,勿学蝉骨蜕”之句。年仅三十八而卒。有《洪龟父集》。
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字龟父。两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与弟刍、炎、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落笔成文,尤长于诗,其警句往往为前人所未道。舅黄庭坚称其笔力扛鼎,篇篇可传。为人讲求直节,曾有“愿为龙鳞婴,勿学蝉骨蜕”之句。年仅三十八而卒。有《洪龟父集》。
学官名。清代国子监南学之主官。掌南学事。雍正九年(1731)设,一人,由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内选充。
书名。春秋战国之际齐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一卷。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官》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故亦称《冬官·考工记》。内容分木工、金工、皮工、设色工、刮摩工、抟埴工六部分,分别记载各种生产工具
278—341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士瑶。左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引为丞相参军。安东司马王导初至江左,欲结吴人,求与通婚,鄙而拒之。屡以疾辞官,大将军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从命。敦平,尚书令
一作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早年随晋文公出亡,传说文公饥,曾割股以食文公。文公返晋为君后,遍赏随从出亡之臣而不及他,遂携母出走,隐居于緜上(今山西介休东南)。文公派人寻求不得,将緜上作为他名义上的封地。
①官名。战国齐置,掌迎送接待宾客。《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以(淳于)髡为诸侯主客。”张守节正义:“今鸿胪卿也。”秦汉时匈奴亦置。《史记·匈奴列传》:“郭吉既至匈奴,匈奴主客问所使。”韦昭注:“
1878—1966四川荣县人,原名永珊。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参加拒俄义勇队及军国民教育会。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在东京创办《四川》杂志,参与组织共进会。宣统三年(1911)春参加
即“窝泥”。
官名。清代太常寺之属官。掌管天坛门钥、守卫、值宿之事。朔望则奉香以行礼,凡祀日则守门以司其启闭出入。设官八人,五品尉一人,六品尉七人,皆以满员充之。五品尉员缺,以六品尉补升,六品尉缺,由吏部牒八旗选送
官署名。北宋崇宁四年(1105),仿唐制置,为三卫府之一,设郎与中郎。皇帝升殿时立于朵殿。 五年罢。
地名。在今河北成安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建中三年(782)河东帅马燧讨魏博帅田悦,军于漳滨,悦遣其将王光进守漳水上长桥,诸军不得渡。燧塞漳水下流,水浅,诸军涉渡,“进屯仓口,与悦夹洹水而军”,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