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淬
用水作淬火介质的热处理工艺。至迟发明于春秋时期。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战国钢剑、钢戟,都有淬火马氏体组织。西汉时期已有明确记载。后此工艺应用很广,据说还用于处理青铜镜。三国时蒲元已掌握不同水质对淬火性能的影响。北朝时綦毋怀文还用“五牲之溺”和“五牲之脂”作淬火介质制作“宿铁刀”。
用水作淬火介质的热处理工艺。至迟发明于春秋时期。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战国钢剑、钢戟,都有淬火马氏体组织。西汉时期已有明确记载。后此工艺应用很广,据说还用于处理青铜镜。三国时蒲元已掌握不同水质对淬火性能的影响。北朝时綦毋怀文还用“五牲之溺”和“五牲之脂”作淬火介质制作“宿铁刀”。
书名。亦作《大理纪行)、《南诏行记》等。元郭松年撰。一卷。松年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至二十年以西台御史巡行云南,至大理而作此行记。全文一千五百余字,记云南州、赵州、龙尾关、大理城之山川、古迹、风俗
即“翊府”。
乡官名。秦汉制度,于不足五千户之小乡置啬夫。掌赋税徭役,亦听辞讼,由县委派。
书名。诗话集。南宋魏庆之编。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全书二十一卷。卷一至卷十一论诗艺、体裁、格律及表现手法等,卷十二以下论两汉至宋作家、作品。此书编录宋人诗话甚富,尤详于南宋,与胡
亦作耆率,又有豪帅或豪率、豪姓、魁帅诸称。汉晋时期,对南中(今云南)豪门大姓集团首领之称谓。通常世掌部曲,统率齐民,为方土大姓及夷帅所拥戴,称雄一方,如三国时之雍闿、孟获等。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置。以境内平乐溪为名。治今广西平乐县东北。属始安郡。唐移治今县西,北宋大中祥符中移今县。唐后历为乐州、昭州、平乐府治。
即“祆儿都司”。
见“北丁零”。
书名。全称《南海寄归内法传》,简称《寄归传》。唐义净撰。四卷。咸亨二年(671),义净由广州乘波斯船往天竺(印度)求法,历二十余年,游三十余国,于证圣元年(695)回国。途中暂住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
即“甲喇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