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武卫军都指挥使司

武卫军都指挥使司

①金京城卫戍组织。掌防卫都城,警捕盗贼。隶兵部。设都指挥使一员,从三品;副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一员,皆从四品;判官一员。②元宿卫军组织。世祖中统元年(1260),征诸道兵赴京师充宿卫,组成武卫军,以李伯祐、董文炳为都指挥使。后又征集益都新、旧军及诸翼万户所领精兵扩充武卫军。至元元年(1264),改为侍卫亲军。

猜你喜欢

  • 中葡通商条约

    清光绪三十年十月五日(1904.11.11)订于上海。凡二十款。规定:葡萄牙人可在华开办工商制造、采矿各业,亦可与华人合股经营或合办贸易公司;葡船可至西江及广州附近内港航行;中国尽免进出口货物厘金,准

  • 待诏

    初指应皇帝征召随时待命,以备咨询顾问。汉代皇帝征召才术之士至京,以其处所性质不同,有待诏公车、待诏金马门、待诏博士、待诏射声士等名目。后渐演变为官名,凡具一技之长而备咨询顾问者,如太史、治历、音律、本

  • 详定官

    官名。宋制,御试举人时,先由初考官评定试卷等第,封弥后,由复考官再评。最后,详定官对照初考官与复考官所定等第,有不同时,确定其一。详定官等皆系临时委派。

  • 严安

    西汉齐郡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武帝时,以故丞相史上书,引秦亡之教训,言用兵拓边非天下之长策。后任骑马令,主武帝之乘马。

  • 唐时南诏称州为睑。一作��、赕。《蛮书》卷五《六��》樊绰原注:“赊者,州之名号也。”《新唐书·南蛮传上》:“有十睑,夷语‘睑’若‘州’。曰:云

  • 施师点

    1124—1192南宋信州上饶人,一说玉山(今均属江西)人,字圣与。好学能文,二十岁入太学,每试在前列。后为临安府教授。乾道九年(1173),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不辱命。淳熙十年(1183)

  • 轒辒车

    攻城器械。亦作橨榅。以大木作周框,下有四轮,上架如屋顶,以生牛皮蒙之,车内可容十人,在内着地推车,直抵城下攻城作业,以避敌矢石,为古代重要攻城器械。较早记载见《孙子·谋攻》。《武经总要》中的轒辒车

  • 太平

    ①(1301—1363)元京兆鄠(今陕西户县)人,字允中。原名贺惟一,后赐蒙古姓,改名太平。父贺胜。始袭父职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后任工部尚书、上都留守同知。顺帝时预修宋、辽、金三史,为总裁官。官至左丞

  • 纳采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属嘉礼。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种仪式。纳采即于成婚前由男家向女家陈送礼物之仪。自皇帝纳后,皇太子纳妃,诸王、品官及庶民婚娶,各有不同的仪式。与“问名”礼同时举行。

  • 榷麴

    麴亦作麯。亦称麴税。麴,酒母,即酿酒原料,故榷麴乃原料课税。唐贞元二年(786),德宗于淮南(治今江苏扬州)、宣武(治今河南开封)、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等地置榷麴。会昌六年(846)武宗敕“扬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