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玉
即“李忽兰吉”。
即“李忽兰吉”。
即“周考王”。
1639—1712意大利人,字德先。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康熙八年(1669)抵澳门,十年因南怀仁之荐,奉召至北京供职钦天监。二十四年,继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后曾返欧,赴罗马报告教务,并向西方学者广泛
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周制,二十五家为里。《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设里宰,每里下士一人,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序,以待
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指凡不经开列具题,而以应升之员论俸推取、经引见而授官之例。在京钦天监监副,翰詹坊缺及其他司官等员,或论俸推取二十人,引见奉旨补授;或拟定正陪,引见奉旨补授。
元初赣州(今属江西)人。畲族。本名失考。大老为当时农民起义军对其首领的称呼。至元二十六年(1289),组织起义队伍,配合循州起义首领钟明亮义军,进行抗元斗争。
元至元二十年(1283)以废宁西军地置。治渠江县(今广安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岳池二县地。属顺庆路。明洪武四年(1371)降为州。
官名。唐长安二年(702),改历博士为保章正,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保章正,掌教习历生,与五官监候、司历掌历法及测景分至表准,从七品上,置一至二人,隶司天台。辽为司天监属官,南面官。明钦天监亦设
书名。明俞弁撰。十卷。弁字子客,号守约居士,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书载录古今琐事及词章典故,间加考据,然编次无序,亦有疏舛之处。
指拥有船只,或以行船为业的人户。宋时官府对沿海拥有船只的人户编排五户、十户或二十户为一甲,加以控制和役使。元代漕运多用船户。《元史·食货志五》:“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脚价不以时给,收支不得其
湖名。(1)在今浙江长兴。又名吴城湖、于公塘。塘高一丈五尺,周七十里,溉田三千余顷,南朝疏凿,后堙废。唐贞元十三年(797)刺史于頔复修,引方山泉水注入,设水门十四,以利灌溉。(2)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