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元
即“李宝嘉”。
即“李宝嘉”。
①指“道”本来如此,即自然而然,不假人为。语出《老子》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后演变为魏晋玄学命题,旨在说明同“名教”的关系。何晏《无名论》:“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
尚书台、御史台等官署的属吏。《晋书·戴洋传》:“吴末为台吏,知吴将亡,托病不仕。”《旧五代史·职官志》:“(御史中丞卢文纪)令台吏谕以旧仪相见。”
丛书名。明陈继儒辑。凡六集,二百二十九种,四百五十二卷。所收系杂评、掌故,名篇秘册极多,有史料价值。多为辑者亲手抄校。惜有自行删削者,为后人所讥。清乾隆间遭禁毁,1922年上海文明书局重新印行。《丛书
明永乐初,四川金川寺僧哈衣麻衣防御黄毛番有劳绩,赐号金川演化禅师,授银印,传徒世袭,管寨十五。清顺治七年(1650)卜尔吉细降清,仍袭原职。授演化禅师印,免纳税银粮马。
即“额贝都拉”。
宋军职名。五代后周,殿前司骑兵铁骑军和步兵控鹤军各分左右厢,设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总领之。宋太宗时,铁骑军改捧日军,控鹤军改天武军,设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为统兵官。北宋中期以后,此职成为武将虚衔。
唐制,自三省除拜,有光署钱留为宴资,以飨同僚。晚唐五代藩镇及使府参佐、州县官员带中书、门下、尚书省检校官,皆需纳钱,称光省钱,又称光省礼钱。旧例检校太师、太尉纳钱四十千,太傅、太保三十千,司徒、司空二
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创立八行科,以孝、悌、睦、、任、恤、忠、和为八行,违反八行而犯罪的则为八刑。士人犯八刑,州、县长官登记于籍,转报学校,士人入学,按籍审查,如犯不忠、不孝、
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北,一说在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二年(912)晋将周德威攻燕,“燕主(刘)宁光遣其将单廷珪将精兵万人出战与周德威遇于龙头冈”,被擒,即此。《资治通鉴考异》曰:《庄宗实录》作“
712—762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少孤贫,勤于学业。天宝进士。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奏为度支判官,勤于吏职,累兼殿中侍御史。肃宗即位,擢御史中丞,迁武部(兵部)侍郎。与三司官共定从安禄山官吏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