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①相传为尧、舜时五柞山隐士。炼食云母,采药,为人治病。尧曾聘请,不仕。夏时被人劫持,囚于室中,欲求其道术,不久遁去(《列仙传上》)。②(1227—1307)宋末元初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万里,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景定三年(1262)以别头试登第。曾提领池阳郡茶盐干官。后知严州,元兵至,以州降,被任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工诗,格力苍坚。曾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成《瀛奎律髓》。另有《续古今考》、《虚谷集》、《桐江集》、《桐江续集》、《文选颜鲍谢诗评》等。
方回②尺牍
①相传为尧、舜时五柞山隐士。炼食云母,采药,为人治病。尧曾聘请,不仕。夏时被人劫持,囚于室中,欲求其道术,不久遁去(《列仙传上》)。②(1227—1307)宋末元初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万里,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景定三年(1262)以别头试登第。曾提领池阳郡茶盐干官。后知严州,元兵至,以州降,被任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工诗,格力苍坚。曾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成《瀛奎律髓》。另有《续古今考》、《虚谷集》、《桐江集》、《桐江续集》、《文选颜鲍谢诗评》等。
方回②尺牍
一称独立使君。即“裴侠”。
?—528北魏人。鲜卑族。初为怀朔镇将,孝昌二年(526)从五原降户鲜于修礼起兵。及修礼为所部元洪业杀害,遂杀洪业,统其众。杀章武王元融于博野(今河北蠡县),自称天子,国号齐,建元广安。又俘杀广阳王元
?—698吐蕃大论禄东赞之子。禄东赞死后,与其弟赞婆分统兵马,赞婆守边,他则乘赞普年幼新立,居中用事。常兴兵犯唐,西击突厥。曾败薛仁贵于大非川。圣历元年(698),赞普成年,恶其专擅,率兵讨之,他兵溃
1612—1678明末清初济阳(今属山东)人,字稷若,号蒿庵。明末诸生。明亡,绝意仕进,潜心经籍,兼及佛老,以教授乡里,著述终身。学守程朱,斥陆王为“异说”。博学多识,尤以经学见长。于《易》、《诗》皆
570—578即高恒。北齐皇帝。后主高纬长子。隆化二年(577)嗣位,改元承光。时北周军大至,遂自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东逃济州(今山东茌平西南),旋禅位于任城王湝,自称守国天王。不久,在青州(治今山东
1237—1301元东安州(今河北廊坊西)人,字宪臣。张禧子。幼从军,膂力过人。宪宗时父受诬入狱,遂劫狱,与父逃投忽必烈。宪宗九年(1259),从忽必烈攻鄂州。后参加灭宋之役,以功升管军总把、千户、总
①(1490—1572)明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字茂卿,号承庵。正德进士。嘉靖二十九年(1550)任工部尚书。次年因阻伊王扩建洛阳府第忤严嵩意,致仕。卒于家。著有《承庵文集》。②(1503—1566
1812—1879清甘肃皋兰(今兰州)人,字柳堂。道光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累迁吏部郎中,转御史。同治年间,上疏请斩恣情残暴的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因措词失体,降三级归籍。复为兰山书院掌教。后起为吏
唐人,又名郭绍。曾任职司天台。代宗宝应元年(762)奉诏造《五纪历》。同年颁行,用至德宗建中四年(783)。
一作阿术浒(《金史·地理志》),又译阿触胡、阿禄祖等。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松花江南岸支流阿什河。“按出虎”,女真语意为“金”,金朝起源于此。清译作阿勒楚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