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改良私塾章程

改良私塾章程

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正式颁布,共六章二十二条(最末一条为附则)。总则规定:改良私塾以私塾教授渐期合法并补助地方教育为宗旨;故因穷乡僻壤学堂一时未能遍立而设此项章程,饬令地方官准照本章程办理,虽非穷乡僻壤而设有私塾者,亦应照章改良。并详细规定了调查、劝导的方法步骤、改良的主要内容与办法,以及有关考试的若干规定。

猜你喜欢

  • 迪功郎

    文散官名。宋元丰改制前又称将仕郎,为从九品,元丰三年(1080)废。崇宁二年(1103)复置,政和六年(1116)又改为迪功郎。明代为文官正八品初授之阶。

  • 塔达

    即“塔塔儿”。

  • 世庙识余录

    余(餘)书名。明徐学谟撰。二十六卷。万历十一年(1583)成书。记世宗一朝史事。作者任礼部祠祭司郎中时,经常出入西苑万寿宫,参与奏对,了解世宗起居,又多方采摭故老之言,对《世宗实录》多所驳正,对一些人

  • 内仓

    官署名。清顺治十年(1653)改内官监仓置,贮藏岁入漕、白二粮,以供蒙古王公、喇嘛等人粮米,并供祭祀酿酒用米及工部马豆等项。以内仓监督为长官,下设经承等吏员。隶户部。

  • 法坐

    皇帝听朝时专用的座位。《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颜师古注:“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官、法驾也。”

  • 边兵

    明代守边军队。包括土著兵、谪戍者、边班和募兵等。

  • 秦公

    即“秦哀公”。

  • 明清档案(顺治朝)

    书名。张伟仁主编。198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已出版三十二册。本书选自该所原藏清内阁大库残档中顺治元年(1644)至十五年的题奏、揭帖、塘报等文种。共约五千五百件。主要为当时用兵以及处

  • 铺陈

    布置、陈设。(1)《周礼·春官·司几筵》:“司几筵下士二人。”郑玄注:“铺陈曰筵,藉之曰席。”(2)明代指南北会同馆及各地驿站备设之车船、马驴和馆舍内之卧具等随用什物。依给驿标准不同分不同等级。各等级

  • 古北口

    亦称虎北口(《资治通鉴》、《乘轺录》)。女真语称“留斡岭”(《金史·地理志》)。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地处燕山山脉天然峡谷,两旁峻崖夹峙,一线中穿,为燕京通往山北的险要之道。唐为防扼奚、契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