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张公襄理军务纪略

张公襄理军务纪略

书名。清丁运枢、陈世勋、葛毓琦编。六卷。分为《防剿粤匪》、《襄办海疆》两部分。前记太平军事.后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事,以英法联军两次侵占天津时,乡绅张锦文办团防事为详,而张氏在支应局供应英法联军食物、屈膝投降等言行,亦有述及。有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别有雪堂丛刻本,题名《襄理军务纪略》,四卷。

猜你喜欢

  • 西沟畔战国墓

    约战国晚期少数民族墓葬。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北部西沟畔西北五公里的虎斯太河东岸。1979年清理的三座墓,编号为M1—M3,其中M2保存较好。出土遗物以金器为主,除服饰品外,多为动物纹图案的剑鞘装饰金片,

  • 月税

    明代税课之一。地方官府于商税之外,对集市商人按月征收之税。非定制,各地官府可自行自废。

  • 樊谐城

    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地处古泗水与睢水间,南北朝时为戍守要地。《资治通鉴》:南朝齐建元三年(481),游击将军桓康败魏师于淮阳(今淮阴县西),“进攻樊谐城,拔之”,即此。

  • 崿阪关

    崿阪亦作堮坂、崿岅。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为洛阳东南门户。《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赵王伦遣“征虏将军张泓、左将军蔡璜、前将军闾和帅兵九千自崿阪关出”,以拒齐王冏,即此。

  • 尚贤堂晨鸡录

    杂志名。清宣统二年(1910)正月在上海创刊。月刊。基督教团体尚贤堂舆论机关。美国传教士李佳白主编,本尚贤堂“扩充封建旧识,启迪基督新知”的宗旨,进行殖民主义宣传。设本堂纪事、论著、丛抄、译辑四门。发

  • 阿鲁科尔沁

    清内蒙古部名。领主为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天聪四年(1630)归附后金,分置二旗。崇德二年(1637)并两旗为一。嘉庆间有佐领五十。牧地约当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隶昭乌达盟。

  • 信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信州为路。属江浙行省。治所、辖境同信州。二十九年以所属铅山县为州,直隶江浙行省,辖境缩小。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改为广信府。

  • 戟楯虎贲将

    官名。北魏置。统领戟楯虎贲。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商胡

    即“胡商”。

  • 竹里

    在今江苏句容市北六十里竹里山间。东晋南朝时,为京口(今镇江市)、建康(今南京市)间重要通道。因途甚倾险,行者号为翻车岘(《元和郡县志》)。东晋隆安元年(397),王恭举兵京口,会稽王道子遣兵戍竹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