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丘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547):“齐乌余以廪丘奔晋”,即此。西汉置廪丘县。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547):“齐乌余以廪丘奔晋”,即此。西汉置廪丘县。
畜牧学名词。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相结合之相马术。《齐民要术·相马五脏法》提出,如“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这种鉴定技术已掌握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之有机联系,了解外形是内部器官之外部表现,并反映
西汉置。以在封水之阳得名。治今广西贺州市东南。属苍梧郡。三国吴属临贺郡。隋属苍梧郡,唐属贺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废入临贺县。
按居民财产状况划分等级的制度。等级的划分主要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唐分人户为九等。两宋乡村主户分五等,坊郭户分十等。金代验土地、牛具、奴隶之数分为上、中、下三等,有些地方将每等又分为三级,故又称三等九甲
1883—1912清末湖北武昌(今武汉)人,名一。湖北自强学堂毕业。光绪三十年(1904)参加科学补习所。次年参加组织日知会,主编《楚报》,抨击时政。因揭露张之洞与英人密订粤汉铁路借款事,遭通缉,遂至
木梁桥。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北五十里。《史记》:汉景帝前五年(前152)三月作阳陵(在今高陵县境)渭桥。司马贞索隐云:渭桥有三,通咸阳路者曰西渭桥,通东陵路者曰东渭桥,在长安城北者曰中渭桥。灞水合渭之地有
清代漕项之一。谓在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征收之赠贴银米。江西漕粮每石征收银三分,米三升。自嘉庆五年(1800)定米由州县售变,每石以一两九钱折给运军。湖北、湖南不征收赠贴银,随漕粮每石加征二升,随粮征给
?—前118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李广从弟。文帝时为郎。景帝时积功至二千石。武帝元朔中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由御史大夫进为丞相。后因盗取阳陵冢地获罪,
书名。南宋贾似道撰。二卷。撰期不详,原书已佚。今见本系明周履靖增补,署题“宋秋壑贾似道编辑,明梅颠周履靖续增”。金陵荆山书林梓行。收入《夷门广牍》。上卷论赋、论形,下卷论色、决胜、论养、论斗、论病诸目
亦称画印、象形印。通行于战国至汉魏,而多见于汉代。印面有圆、正方、长方诸形状,印面图像有人物、鸟兽、车骑、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形象惟妙惟肖。此种印中亦有两面印,一面为肖形,一面为姓名或成
官署名。简称敕令所。北宋仁宗时始命宰相提举编修敕令,神宗时复专置司局,以敕令所为名,仍以宰相提举。掌汇集诏旨,类编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