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孛星

孛星

古代天文学名词。《晋书·天文志》:“孛星,彗之属也。偏指曰彗;芒气四出曰孛。”就“芒气四出”的形态而言,孛星有可能是一种彗星,也可能是一种新星或超新星爆发现象。

猜你喜欢

  • 孟知祥墓

    五代后蜀高祖陵。在今四川成都北十四里磨盘山南麓。明德元年(934),知祥病死,与妻福庆长公主合葬于此,称和陵。墓全用青石砌成,羡道为二十二级台阶,接券拱甬道。设双扇石门一道。中间为主室,左右侧各有耳室

  • 京外按察司

    官署名。唐宝应二年(763)置。掌考核官吏。京察与御史台、外察与诸道观察使共同进行,各访察官吏善恶,其功过稍大,事当奏者,立案成便奏,每年九月三十日以前具状报吏部考功司;其功过稍小,理堪惩劝者,立案报

  • 林之华

    ?—1797清湖北长阳人。长阳白莲教教首。初充县役,后被斥革。嘉庆元年(1796)率众起于长阳九州河。旋与覃佳耀等会合,屯于榔坪,聚众万余,建元天运。后率部进攻长阳县城,屯滋丘,屡与清军作战。次年于巫

  • 完颜忠

    ?—1136本名迪古乃,字阿思魁。金女真耶懒路(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黑河流域)完颜部人。石土门之弟。首赞阿骨打举兵。奉命守达鲁古城。与斡鲁等破高永昌,降下东京(今辽宁辽阳)。又败辽耶律捏里兵于蒺藜山,

  • 国山县

    西晋永嘉四年(310)分阳羡县置。治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国山西、章溪东岸。属义兴郡。隋废入义兴县。南朝宋泰始初,义兴(治今宜兴市)太守刘延熙举兵,宋遣吴喜进击,自永世(今江苏溧阳市南)至国山,进屯吴

  • 反割台斗争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割予日本,举国共愤。各界人士以罢市、发布檄文、通电、上书等方式强烈抗议。台湾人民更是“捶胸泣血,万众一心,誓同死守”。台湾士绅丘逢甲等倡导成立台湾民主国,并操办武装御守。光绪二

  • 准噶尔

    蒙古旧部名。清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首领姓绰罗斯,故又名绰罗斯部。初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塔尔巴哈台以东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至巴图尔珲台吉和噶尔丹统治时期,势渐强大,统辖厄鲁特

  • 蒲类将军

    将军名号。西汉武帝时赵充国曾为蒲类将军。见《汉书·武帝纪》。蒲领侯国 西汉元朔三年(前126)置。属清河郡。治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后国除为县。始元六年(前81)又以该县置为侯国,属勃海郡。东汉废。

  • 拉托托日宁赞

    一作佗土度。吐蕃赞普世系第二十七代传人。约当公元四至五世纪时人。为松赞干布五世祖。传说在位时有经咒、法器、佛塔等自天而降,为佛教传入吐蕃之始。

  • 山南道

    唐贞观十道之一。贞观元年(627)置。辖境相当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陕西秦岭、甘肃嶓冢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涢水以西,自重庆市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山南东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