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墓葬。在今新疆民丰北尼雅遗址西北3公里处。1959年发掘。木棺,夫妇合葬。尸体干腊。出土大量绢、锦、刺绣丝织物、彩色毛毯、人兽葡萄纹罽、蓝印花棉布、铜镜、弓箭、木器、陶器及金、铜、琉璃、珊瑚饰
馆舍名。党项首领西平王德明与宋修好,于宋景德四年(1007)为迎接宋使而在绥州(今陕西绥德)、夏州(今陕西靖边)建二馆舍,一为承恩,一为迎辉。修治五百里内道路、桥梁,宋使至,派重臣郊迎。
春秋吴邑。即今安徽巢湖市西北柘皋镇。《春秋》哀公十二年(前483):“公会吴于橐皋”,即此。西汉置县。属九江郡。东汉废。唐为橐皋镇。其后讹“橐”为“拓”,又讹为“柘”。
?—前650春秋时晋国人。大夫。晋献公十七年(前660),谏献公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后率师假道于虞(今河南三门峡市北)伐虢(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取下阳(今河南三门峡市北)。献公卒,他杀荀息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西面北头第一门上西门外。《资治通鉴》:三国魏正元元年(254),诏司马昭自许昌击姜维,“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即此。
即“宁殖”。
隋大业五年(609),工部尚书宇文恺从炀帝北巡,造观风行殿,上可容侍卫军士数百人。殿可离合,下设拖轮轴,推之迅速移动。炀帝于殿中盛陈文物,奏九部乐,宴请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陪列者二十余国使者,见
蚕卵消毒方法之一。指洗净附着在蚕种上之蛾尿、鳞毛和病原等脏物。《礼记·祭仪》中已有“奉种浴于川”之记载。最早在孵种养蚕前,将蚕种放到河水或井水中浴洗干净。宋元时,已成为养蚕常规操作程序。自当年收种到来
準)(?—318十六国时前赵人。初为前赵中护军。建元元年(315)以两女为汉国君刘聪所宠,遂参与朝政,勾结刘粲,把持政权,迫害刘易、陈元达、王鉴等,官至大司空。聪死,杀太子粲及刘氏宗族,自称大将军、汉
1389或1393—1464明河津(今属山西)人,字德温,号敬轩。世称薛夫子、先儒薛子。永乐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山东提学佥事、南京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性耿介,曾因触忤权奸王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