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卫
隋初置领军府,炀帝改屯卫。唐初因之,龙朔二年(662)改威卫,别置屯营。光宅元年(684)改豹韬卫,神龙元年(705)复旧。皆分左右,各置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下有长史、录事参军及仓、兵、骑、胄等曹参军事。掌宫禁宿卫,位次武卫下,并分兵主守皇城东面助铺。各统有翊府及数十折冲府,其军士名羽林。
隋初置领军府,炀帝改屯卫。唐初因之,龙朔二年(662)改威卫,别置屯营。光宅元年(684)改豹韬卫,神龙元年(705)复旧。皆分左右,各置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下有长史、录事参军及仓、兵、骑、胄等曹参军事。掌宫禁宿卫,位次武卫下,并分兵主守皇城东面助铺。各统有翊府及数十折冲府,其军士名羽林。
契丹风俗。契丹人遇旋风,合眼,望空中取鞭打四十九下,口道“坤不刻”七声以禳灾。
阶官名。金太医二十五阶之第二十阶,秩从八品上。元沿置。
日本军舰在丰岛海面袭击运载清军船只的事件。参见“丰岛海战”。
北宋太原(今属山西)人。历官供备库使,熙宁中为左藏库副使、泾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为贺辽正旦副使。次年还朝,坐随行士卒逃亡,降一官。著《图画见闻志》六卷,分叙论、纪艺、故事拾遗及近事四门,裒录
即“永邵卜”。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广宁府置,治今辽宁北宁市。属辽阳行省。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凌海、北宁、黑山等市、县以东地区。明洪武初废。
官署名。金承安四年(1199)改提刑司设。掌一路司法刑狱,考核官吏,兼劝农桑。设按察使一员掌司事。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设提刑按察司。二十八年改称“肃政廉访司”。明初设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省之刑名
见“沂海”。
宫中收藏图书之所。《汉书·艺文志》:“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三国吴设秘府中书郎、秘书郎等官管理其藏书。后亦作为秘书省的别称。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市买司置,掌收购宫廷、官府所需之物。设监官三人,以京朝官、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元丰改制,归隶太府寺。南宋沿置,隆兴二年(1164)选通判、知县资序,不曾犯赃私罪,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