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汉部曲
指汉以来在边郡屯戍编入部、曲、屯军事组织的夷、汉士卒。其来源,初为中原地区汉人;至蜀汉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定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二省),鼓励南中豪族出金帛财物招徕当地少数民族,成为长期依附的驻屯户。
指汉以来在边郡屯戍编入部、曲、屯军事组织的夷、汉士卒。其来源,初为中原地区汉人;至蜀汉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定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二省),鼓励南中豪族出金帛财物招徕当地少数民族,成为长期依附的驻屯户。
原作治人官,避唐高宗讳改。唐代南诏地方政权基层官吏,统领千家以上人口。约相当于明时的土千户。
①(约403—469)北魏晋昌冥安(今甘肃安西东南)人,字幼起,或作稚起。原居西凉,凉亡,与其兄契避难伊吾(今甘肃安西北),后率众臣于柔然。二十年后,遣使降魏。后兄为柔然所杀,乃收余众归顺北魏,太武帝
即今河南洛阳市北北邙山。《水经·谷水注》引京相璠曰:“郏,山名。”《博物记》:王城“南望雒水,北至郏山”(《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即此。
或称五工正。相传少昊氏时以鸟为官名,五雉分掌五种技工。东方叫鶅雉,掌治陶之工;南方叫翟雉,掌攻金之工;西方叫鷷雉,掌攻木之工;北方叫鵗雉,掌攻皮之工;伊洛以南叫翚雉,掌设五色之工(《左传·昭公十七年》
官名。清代科举考试中特设的考场专职官员,总管考场搜检事。以亲王、郡王、大学士、内阁学士、六部、都察院堂官、都统、副都统、护军统领等官充任,无定额。参见“搜检①”。
五代南汉时置,后属交趾(一作阯)。治今越南高谅省广渊。十一世纪中叶当地首领侬全福(一作存福,《宋史》作全福)、侬智高父子先后起兵,建立以长生、大历、南天为称号的割据政权。宋平智高后改置顺州,不久还属交
即“纥石烈牙吾塔”。
德国强加于中国的租界条约。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五日(1895.10.3),由湖北汉黄德道瞿廷韶与德国驻沪总领事史都培(O. Stuebel)签于汉口。凡十款。主要内容:德国在汉口设立租界,面积六百亩;
即“伊什罕伯克”。
书名。清鲍康编。五卷,附续编、补编一卷。辑录顺治朝至同治八年(1869)所谥王公大臣、外国藩王等姓名、官阶、谥法而成。凡一千六百二十八人。可作清政治史料。有同治刊本。后有徐士銮《皇朝谥法考续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