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舞
舞名。北周武帝平齐后作。舞队行列方正像城郭,故名城舞。舞者八十人,头戴狗嘴兽耳木制面具,涂有金色,垂线作假发,舞姿作羌胡状。隋唐相沿,名为安乐。
舞名。北周武帝平齐后作。舞队行列方正像城郭,故名城舞。舞者八十人,头戴狗嘴兽耳木制面具,涂有金色,垂线作假发,舞姿作羌胡状。隋唐相沿,名为安乐。
天文学名词。(1)古代历法中表示日、月交食深浅程度的一种量。《晋书·律历志下》引三国魏杨伟《景初历》:“去交度十五以上,虽交不蚀也,十以下是蚀,十以上,亏蚀微少,光晷相及而已。亏之多少,以十五为法。”
周悼王时史官。 见《汉书·古今人表》。《庄子·则阳》载有大史大弢、柏常骞、狶韦三人与孔子论卫灵公,未知何国之史。 㢰与弢,二字形相近,梁玉绳《汉书人表考》疑㢰是弢之讹,当是
书名。清李滋然撰。一册。光绪二十年(1894)有人奏参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朝旨命两广总督查办,作者当时为广东准补知县。奉委查签。是书卷首所录《新学伪经考》,即系查复两广总督之文。书中列举康书不合
书名。元司农司编。七卷。成书于世祖至元十年(1273),参加编撰或修订的有孟祺、畅师文、苗好谦等人。内容有典训、耕垦、播种、栽桑、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岁用杂事等项,多辑自前代农书如《齐
?—316西晋代(今河北蔚县东北)人,字世雅。勇健多计画。随卫操投鲜卑拓跋部,猗㐌壮其臂力,常随征伐,大著威名。后封信义将军、楼烦侯。猗㐌弟代公猗卢时,与操从子雄俱为左右辅
1546—1629明山东新城(今桓台)人,字子廓,号霁宇。隆庆进士。万历二十二年(1594)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治今河北宣化)。四十年晋兵部尚书。次年兼署吏部。四十二年避党争乞归。天启元年(162
书名。原名《国朝宫史续编》。清庆桂等奉敕纂。一百卷。嘉庆十一年(1806)成书。是记述清代宫廷典章制度的书籍。分训谕、典礼、宫殿、经费、官制、书籍六门。该书除刊载高宗、仁宗有关宫廷活动的谕旨外,对国家
太平天国印书。即《旧约》圣经。清咸丰三年(1853)刊行。四卷,十年后增补为六卷。称《钦定旧遗诏圣书》。第一卷第十四章末段有天王洪秀全眉批,可考见洪秀全思想。
相传为古族名,今已不见此族称。据地方志记载,分布在今贵州安顺、普定、织金、清镇、毕节、镇宁、兴义、册亨、贞丰、安龙及仁怀等地。其来源:一说是侬智高之后裔,由广西泗城迁来;一说是明时奉调而来。以农业生产
官署名。或简称丞相府、相府。北魏始于丞相上加大字。太昌元年(532),高欢为大丞相,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建府,辟僚佐,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参军、掾、属等。诸僚属初仅管理相府事务,至东魏则军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