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胥铁路
唐山至胥各庄运煤铁路。由开平矿务局于清光绪七年(1881)兴筑,全长约20公里。聘英国工程师金达(C.W.Kinder)督修。轨距定为4.85英尺(1.464米),创中国铁路轨距标准。由于虑及朝议以震动东陵加以阻止,故初用畜力拖载。次年乃制造机车牵引。是为中国铁路驶行机车之始。后延长至天津,为京奉铁路的初基。
唐胥铁路通车
唐山至胥各庄运煤铁路。由开平矿务局于清光绪七年(1881)兴筑,全长约20公里。聘英国工程师金达(C.W.Kinder)督修。轨距定为4.85英尺(1.464米),创中国铁路轨距标准。由于虑及朝议以震动东陵加以阻止,故初用畜力拖载。次年乃制造机车牵引。是为中国铁路驶行机车之始。后延长至天津,为京奉铁路的初基。
唐胥铁路通车
1852—1894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凯仕。林则徐侄孙。同治五年(1866)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后曾赴台湾后山测量。光绪三年(1877)为首届留欧学生赴英,学习驾驶。回国后任北洋海军左翼总兵。二
宋代乡兵之一。广南西路将沿边左、右两江各溪峒少数族壮丁编组为峒丁,以备边警。又荆湖北路辰(治今湖南沅陵)、沅(治今湖南芷江)、靖(治今湖南靖州)等州也有峒丁。
官名。西晋、北魏与北主客郎互称,为尚书省北主客曹长官。参见“北主客郎”。
1873—1952江苏苏州人,字君九,号螾庐。早年与传教士合译有《通物电光》等数种物理学、化学著作。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与第一本中文《物理学》的翻译和重编工作。二十八年据日文原著编译《理科》。著
明代招商开中茶叶,以充边饷之制度。洪武末,行“茶粮事例”,于四川成都、保宁(今阆中)、重庆(今重庆市)、播州(今贵州遵义)置茶仓,令商纳米中茶,以米济边或备赈,旋罢。宣德十年(1435),行“运茶支盐
见“字舞”。
?—约1371明太平当涂(今属安徽)人,字叔闻。元末为富阳教谕。朱元璋驻太平,聘为帅府教授。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历官中书省博士、金华府同知、翰林院侍读学士等。洪武四年(1371)主考首科会试。
官名。清代西藏地方官员。掌治所属各城军民之政事。前藏设五品官二十三人,分辖十四边营。缺出以小营官甲琫调补,以小中译补放。
明末澄城饥民暴动。天启七年(1627),陕西澄城大旱,知县张斗耀催征税粮,激起众怒。三月,白水县(今属陕西)人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从此揭开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603—1662或1679明末清初江苏沛县人,字用卿,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明崇祯举人。清兵入关,应史可法聘,参与抗清军事,兵败祝发为僧,称蹈东和尚。 不久,以谋举事,被捕下狱,后逃脱,流亡各地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