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各省官制通则

各省官制通则

亦称《奏定各直省官制章程》。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颁布。共三十四条。规定一省或数省设总督一人,每省设巡抚一人,总督所驻省份不另置巡抚,即以总督兼管。督抚于各部咨行筹办事件均有奉行之责。督抚衙门各设幕职佐理文牍,分科治事。除东三省外均置三司:布政司、提学司、提法司。各省应设劝业道与巡警道,两道每省各设一人,应设属员分科治事。各省酌情裁撤一些司道局所。各省地方分为府、直隶州、直隶厅三种;各府所属地方分为州、县两种。各州厅县酌设警务长、视学员、劝业员、典狱员、主计员等佐治各官,分掌事务,并裁撤原有佐贰杂职。各州厅及各州县应将所管地方酌分若干区,各置区官一员。各省应就地方情形分期设立府厅县议事会、董事会;分期设立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初级审判厅,分别管理各项诉讼及上控事件。并对各级官员的职掌、权限等作了规定。

猜你喜欢

  • 沙门不敬王者论

    篇名。东晋慧远著。共五篇并序。元兴中,太尉桓玄认为僧人进见帝王,不行跪拜,是遗礼弃敬,曾致书慧远询问。慧远除复书外,遂作此论。宣传佛教“以重资生,助王化”为宗旨,认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

  • 董景道

    西晋弘农(今河南灵宝北)人,字文博。少好学,千里求师,闭户昼夜诵读,不与人交。精究《春秋三传》等。惠帝初,知天下将乱,隐于商洛山,后刘渊、刘聪、刘曜屡征不赴。以寿终。尝著《礼通论》,阐郑玄之说,已佚。

  • 庾翼

    305—345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稚恭。苏峻之乱,兄亮使领数百人守备石头(今江苏南京清凉山)。事平,辟太尉陶侃参军。咸康四年(338)亮欲收复中原,表为南蛮校尉,领南郡太守,镇江陵(今湖

  • 东塔宗

    唐佛教宗派。律宗的一派,与南山宗、相部宗并称为律宗三家。怀素开创。怀素曾住长安西太原寺东塔,遂以名宗。怀素先后师从法砺和玄奘,善于对前人学说舍短取长。因不满律宗原有的相部宗和南山宗,认为“相部无知”、

  • 郭子和

    即李子和。隋同州蒲城(今属陕西)人。任左翊卫。因罪徙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大业十三年(617),郡内大饥,聚众杀郡丞,开仓济贫,自称永乐王,年号丑平(一作正平)。联合梁师都,依附突厥,被封为平

  • 戴鸿慈

    ?—1910清广东南海人,字少怀。光绪进士。历任山东、云南学政。甲午战争时曾严劾李鸿章误国,战后迁侍讲学士,继擢刑部侍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户部侍郎。三十一年充出国考察宪政大臣,擢礼部侍郎。辑

  • 北京留守司

    官署名。北宋陪都北京置,掌守卫、弹压之事及钱谷、兵民之政。设留守为长官。金贞元元年(1153)设于北京大定府,长官为留守,秩正三品,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

  • 丁耀亢

    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西生,号野鹤。明诸生,入清后曾任容城教谕。著有《出劫纪略》,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山东事。

  • 段秀实

    719—783唐陇州汧阳(今陕西千阳西北)人,先世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字成公。沉厚能断,举明经。后从军安西,历事高仙芝、封常清,累官折冲都尉。肃宗立,从李嗣业、白孝德征战,积功为都虞候、泾州刺史。大

  • 开国侯

    爵名。初指侯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郡或县,故爵前常冠以所封郡县名。晋代始置,分开国郡侯、开国县侯二级,位在开国公下,二品;南朝沿置,梁开国诸侯位视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