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唐
一作司马庾。战国时秦国大夫。约与魏文侯同时。秦欲攻魏,他劝阻秦君,以为魏礼遇贤者段干木,故不可加兵于魏。见《吕氏春秋·期贤》。
一作司马庾。战国时秦国大夫。约与魏文侯同时。秦欲攻魏,他劝阻秦君,以为魏礼遇贤者段干木,故不可加兵于魏。见《吕氏春秋·期贤》。
书名。清翁同龢撰。二册。翁氏曾两度任军机大臣,首次在光绪八年(1882)十一月至十年三月。是编即此次入值枢廷日记。始光绪九年二月一日,迄十年三月十一日。与《翁文恭公日记》所载,每日均有不同,纯为值枢办
简称《开元录》。佛教经录。唐智升撰。二十卷。书成于开元十八年(730)。据梁慧皎《高僧传》、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及佛经典藏实况编录,分总括群经录和别分乘藏录两部分,各十卷。总录以译者为主,记东汉至唐
1482—1548明江西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世宗即位后奉命清理庄田,又定祭祀典礼,得宠。嘉靖十五年(1536)进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十七年任首辅。为严嵩所忌,渐失
官名。又称受卷官。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属外帘官。掌士子考卷之检查收发。
书名。明陈建撰。十四卷,另续卷上中下。起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李二、徐寿辉起兵反元,至明隆庆六年(1572)神宗继位,记载二百二十一年历史。该书主要依据万历以前各家所撰明代史籍,取其可为
城名。西汉置不夜县。在今山东荣成市北不夜村。《齐地记》:“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390—487北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伯恭。通经史、天文、术数。太武帝拓跋焘时为中书侍郎,与司徒崔浩撰成国史,领著作郎。崔浩获罪时,太子拓跋晃劝其推卸罪责,他终以实对,得免死。文成帝拓跋濬时
官名。三国蜀置,职掌同于镇南将军。晋定为二品,禄赐同于特进。开府者,升为一品,位如公。十六国后燕、北燕亦置。南朝宋列为二品。南齐时位从公,开府仪同,置僚属皆从公。梁、陈时皆较镇南将军进一阶。北魏太和十
?—前137西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兼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帝十一年(前196),遣陆贾使南越,立佗为南越王,剖符通使,使和辑百越。高后时,因
唐宗室疏属。字南纪。少师韩愈,长于古文,性刚直,韩愈重其人,以女妻之。元和进士。累辟使府,为左拾遗。敬宗初,累有谏诤,以言切忤旨,出为兴元从事。文宗立,召为屯田员外郎、史馆修撰,预修《宪宗实录》,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