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司州刺史

司州刺史

官名。北魏置。治洛阳。太和中,拟迁都洛阳,故特崇其位,在诸州刺史上。属官有功曹、都官、主簿、司事、从事、录事及诸曹掾史。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二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司州牧。

猜你喜欢

  • 和通淖尔之战

    清军与蒙古准噶尔策零间一次重大战役。雍正九年(1731)六月,噶尔丹策零遣大小策凌敦多布引兵三万屯额尔齐斯河源,谋犯清军北路,密遣人至清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军前诈降。伪言准军前锋二千,驼马万余,驻博克托岭

  • 荆卿

    即“荆轲”。

  • 封赠

    封建时代赏赐官爵之制。皇帝将官爵授给重臣、近臣之父母,其父母存者称封,已故者称赠。此制创行于晋、南朝宋,至唐始备。初仅及于父母,少有极品。五代以后直至清末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之官位为赠

  • 伶人

    ①又称伶僮。明代对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边界若干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各因住地或生产特点而有不同名称,如思恩(今广西环江)伶,砍药材对外交换的苦伶等。有伶僮、平地徭、姆佬等别称。今仅有姆

  • 卢世荣

    ?—1285元大名(今属河北)人,名懋,以字行。初任江西榷茶运使。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一月,任中书右丞,整治钞法,听民间买卖金银,铸至元钱,实行铁、酒、马以及部分盐的专卖。二十二年二月,立规措所

  • 浮图川

    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平原,一说指今吉木萨尔县北北庭故址附近的河流。因可汗浮图城而得名。《资治通鉴》:唐贞元六年(790),“葛禄乘胜取回鹘之浮图川”,即此。

  • 中日马关条约

    原名《马关新约》,又称《春帆楼条约》,日文本称《媾和条约》。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4.17),由清政府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钦差全权大臣李经

  • 千泉

    地名。又作屏聿。突厥语音译。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大唐西域记·窣利地区总述》:“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陲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其

  • 联环舟

    船名。船体由前后两个独立部分连接而成,可分解各自独立行驶。约于宋元时期问世,用于运河漕运,在河道狭窄处转弯时分开行驶。明代成为水军用船。前半截占三分之一,后半截占三分之二,前半截后部钉两个大铁环,前端

  • 发逆记略

    发(髪)书名。清童斐然撰。一卷。记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至同治元年(1862)正月,浙江兰城清军、团练抵抗太平军始末。于战事、太平军入城后措施叙述颇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