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史通

史通

①(约1053—约1109)北宋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字子深。少有文名,年十七以贡举不中,遂杜门著书。所撰有《易蓍》、《乾坤别解》、《礼记义》、《书义》、《诗义》、《论语解》、《孟子解》、《律吕气数》等,学者称之。元祐三年(1088)第进士,调达州通川尉,改资州盘石令。著作今不传。②书名。唐刘知几撰。二十卷。书成于景龙四年(710)。包括内篇十卷,三十九篇(今佚三篇);外篇十卷,十三篇。作者根据多年修史经验,论述史籍源流、体例、史官建置和旧史得失,多有精辟见解。认为史家应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史识尤为难得;“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反对任情褒贬,“妄生穿凿,轻究本原”;对儒家经典和古史记事中虚美讳饰、难以征信之处,多有尖锐批评。将古史归纳为《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六家,统归于编年、纪传二体;以史学辅助学科可细析为编纪、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共十流;认为史籍“以叙事为先”,“以简要为主”;取材须“征求异说,采摭群言”,“明其真伪”;内容要“事关军国,理涉兴亡”,反映时变,详今略古。为中国古代首创系统史学理论专著。现通行本为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浦起龙《史通通释》标点本。

《史通》书影

猜你喜欢

  • 忽卜赤邻

    蒙古语,意为科敛。即“科差②”。

  • 贤良

    见“贤良方正”。

  • 钦定回疆则例

    书名。清朝统治回部成法汇编。托津等奉敕原修,清赛尚阿等奉敕续修。八卷。始修于嘉庆十六年(1811)至十九年,道光十三年(1833)续修,二十二年重订。一百三十四条,其中原例二十六条,修改六十五条,续纂

  • 殿内监

    官名。隋代门下省殿内局长官,置二员,正六品;大业三年(607)改为殿内省长官,置一员,正四品。

  • 无相

    佛教名词。指事物的本性如虚如幻,无色无形,无有相状,故名。或指无“十相”(色、声、香、味、触、生、住、坏、男、女),而与“涅槃”同义。《涅槃经》卷三十:“涅槃名为无相”,“无十相故”,“故名无相”。禅

  • 司徒右长史

    官名。三国魏分司徒长史置。与司徒左长史并为司徒府僚属之长,佐司徒总管府内诸曹,位次左长史。两晋南北朝及隋初沿置。魏、晋、宋六品,梁十班,陈四品、秩千石,北魏四品上,北齐四品。参见“司徒左长史”。

  • 田赋

    中国古代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亦称田租、田税。自春秋中期土地私有制产生后,各国先后出现向臣属征收谷物的土地税。最早为鲁宣公十五年(前594)的“初税亩”。战国时各国多采取按亩征税办法。秦汉至南北朝

  • 浑脱队

    见“泼寒胡戏”。

  • 韦绍光

    约1810—约1901清广州北郊三元里人,一名进可。道光二十一年四月(1841.4),盘踞四方炮台的英国侵略军窜至三元里一带淫掠骚扰。他与村民奋起反击,杀敌十余名,被推举为首领。旋又联络附近 一百零三

  • 陈理

    元沔阳(今属湖北)人。陈友谅子。至正二十三年(1363)八月,继父位为大汉皇帝,改元德寿。次年二月,降朱元璋,封归德侯。明洪武五年(1372),被徙于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