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刘道一

刘道一

1884—1906

清湖南湘潭人,原籍衡山,字炳生,号锄非。光绪三十年(1904)随兄刘揆一入华兴会,谋长沙起义。事败走日本。和秋瑾等组织秘密团体“十人会”,又加入冯自由等在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次年参加同盟会,任书记、干事等职。三十二年返湘,萍浏醴起义爆发时谋响应,事泄被捕就义。有《衡山正气集》。

猜你喜欢

  • 屠侨

    1480—1555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安卿,号东洲。正德进士。以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曾力谏阻武宗擒献活虎、活豹之旨。嘉靖二十六年(1547)官至刑部尚书,改左都御史。三十四年卒于任。著有《东洲杂稿

  • 法曲

    隋唐宫廷乐曲。又称法乐。原指道观所奏之曲。东晋时,用于佛教法会,含有西域音乐成分,传入中原,与清商乐结合,称为法乐。至隋,发展为法曲,以清商乐为主,音清而近雅。乐器有铙、钹、钟、磬、箫、琵琶等。唐时,

  • 封君

    ①指有封邑的贵族。《汉书·食货志》:“封君皆低首仰给焉。”颜师古注:“受封邑者,谓公主及列侯之属也。”②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也称“封君”。

  • 敖仓

    秦所置粮仓。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上。《水经·济水注》:敖山上有城,“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当黄河和济水分流处,中原漕粮集中于此,再西运关中,北输边塞,是秦、汉、三国魏时最重要的粮仓。《史记

  • 麻离拔

    即南毗国。见于《岭外代答》。

  • 郭文

    晋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南)人,字文举。少爱山水,父母终,辞家游名山。汉刘曜攻陷洛阳,乃步担入吴兴余杭(今属浙江)大辟山中隐居十余年。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食有余谷,周济穷乏。 司徒王导闻其

  • 常清

    ?—1865清满洲镶蓝旗人。道光九年(1829)授三等侍卫,累迁至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叶尔羌参赞大臣。咸丰六年(1856)擢伊犁将军,补镶白旗蒙古都统。八年授热河都统。十年再任伊犁将军,补正白旗汉军都统

  • 昌西陵

    清仁宗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陵墓。参见“京西陵”。

  • 编訢

    东汉人。章帝元和二年(85)与李梵等人编制《四分历》。曾任治历官,曾奉敕总校《三统历》。

  • 铁铤铜镞

    以铁为铤的铜镞。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初。其铁铤可用一般锻件或白心可锻铸铁件。工艺程序是先作铁铤,后将其插入镞范,浇铸镞部,是中国古代金属锋刃器复合材料的工艺形式之一。优点是铤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