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之
晋末宋初彭城吕县(今江苏徐州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晋义熙中为始兴相。义熙十三年(417),东海人徐道期流寓广州,聚众攻陷州城,出攻始兴(今广东韶关东南)。他攻杀之,旋即进平广州,即为广州刺史。后为太中大夫。著《晋纪》二十卷。
晋末宋初彭城吕县(今江苏徐州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晋义熙中为始兴相。义熙十三年(417),东海人徐道期流寓广州,聚众攻陷州城,出攻始兴(今广东韶关东南)。他攻杀之,旋即进平广州,即为广州刺史。后为太中大夫。著《晋纪》二十卷。
1628—1692清浙江临海人,字再来,号蒿庵。顺治进士。任澂江知府。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被拘,伪应,密驰蜡丸于外。后得脱至粤,超擢广东巡抚,条陈八十余款,多见施行。旋内迁刑部侍郎。晚年息
?—238三国时吴人。孙权用为中书郎,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因此渐作威福,毁短才臣,排陷无辜,历告将相大臣,虽丞相顾雍亦不免。曾诬左将军朱据贪取军资,典军吏刘助辨明其事,孙权以为朱据尚且见枉,何况吏民
总督名。明弘治十年(1497)遣重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十五年后或设或罢。嘉靖四年(1525)始定设,初称提督军务,七年改提督为总制,十九年改为总督三边军务。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防秋驻
跖又作蹠。春秋末鲁国人。相传“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是民众起义的领导者,声名远播,故《荀子·不苟》说:“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
指纸币贬值。两宋发行各种纸币,滥印滥发,造成严重贬值,谓之折阅。其本义则为物资亏损。
罪名。牧,读为谋,即谋杀,指二人以上有预谋杀害他人的犯罪行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臣妾牧杀主。何谓牧?欲贼杀之,未杀而得,为牧。”汉代法律亦有对谋杀罪的规定。据《汉书·王子侯表》,荣关侯骞
1806—1863清河南项城人,字午桥。袁世凯从祖父。道光进士。历任主事、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咸丰三年(1853)命赴皖佐团练大臣吕贤基军务,专事镇压捻军。次年擢左副都御史。六年攻陷捻军据点
1524—?一译华台吉,又称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明代蒙古袄儿都司部人。麦力艮第四子。居于袄儿都司右翼巴苏特、卫新二部。
1680—1752清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开国功臣费英东曾孙。初袭三等公,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康熙五十六年(1717),授振武将军,出北路讨策妄阿拉布坦。雍正初召还。雍正七年(1729),任靖边大
书名。明末清初李清撰。二十五卷。记南唐一代事迹。以陆游《南唐书》为主,补以马令《南唐书》及野史。凡陆书所无而增入之传,则以“补遗”二字分注其下。其间文献阙疑,则详征博引,为之考订。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