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亨安
元辽东川州(今辽宁阜新西)人。世安弟。太祖二十一年(1226),袭兄职为绛州节度使,行元帅府事,兼观察使。太宗二年(1230),从攻金,克凤翔,经秦、陇,沿汉水抵邓州,参与三峰山之战。六年,大败宋军于龙门。八年,从都元帅塔海攻四川,屡立战功。
元辽东川州(今辽宁阜新西)人。世安弟。太祖二十一年(1226),袭兄职为绛州节度使,行元帅府事,兼观察使。太宗二年(1230),从攻金,克凤翔,经秦、陇,沿汉水抵邓州,参与三峰山之战。六年,大败宋军于龙门。八年,从都元帅塔海攻四川,屡立战功。
即“箕子”。
①在山西介休市东南。春秋晋介子推隐居此山,故名。《史记·晋世家》:晋文公偿从亡者,未及介子推,推遂隐。“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②在山西万荣县西南。《汉书·武
1578—1642明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景倩,又字景伯、虎臣。万历举人。祖、父皆以进士为官京师,自幼随寓京邸,刻苦读书,博洽好古,习闻掌故。父死南归,又广搜乡里雅谈及琐语剩言,因久试不第,梦寐京国,
明清漕项之一种。亦作随船作耗米、随船耗米、船耗。明宣德间行兑运法,每石漕粮征收加耗米四斗一升至七斗六升不等,除轻赍银折收银两外,其余支给漕军随船起运。清代为*随漕正耗之一部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1029—1082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公南。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神宗即位求言,上疏论得失,不用。以太子中允退居十五年而终。其志行学识为司马光、范镇所推许。
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崇庆府置。治晋原县(今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二市、县地。属陕西四川行省。二十年改为崇庆州。
范(範)学校名。由华西基督教教育联合会创设,于清宣统二年(1910)开课。所招收的学生除少数外,大多为教会高等小学毕业生。但仅有一特别班招收曾任教员却缺乏西学知识者。学生学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大多由教会
清代对哈密一带维吾尔族的称呼。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且用白布缠头,故名。参见“回子”。
即“黄帝”。
战国时人。秦国大夫。主张“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建议秦孝公因民而教,据旧法而治,与大夫杜挚一起反对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