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宝所
官署名。明代王府长史司下辖机构。洪武四年(1371)设,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后,隶王府长史司。设典宝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从八品。掌诸王宝符牌。
官署名。明代王府长史司下辖机构。洪武四年(1371)设,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后,隶王府长史司。设典宝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从八品。掌诸王宝符牌。
清顺治年间设苏松兵备道,康熙二年(1663),归并常镇道,后称苏松常道,驻苏州。六年裁,九年复设苏松常道。二十二年复裁,并苏松粮道兼管。雍正二年(1724),复设苏松巡道。八年移驻上海,加兵备衔。乾隆
一作东家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栋嘉城(《圣武记》)。在今辽宁抚顺市南。明万历十三年(1585),东佳等四城酋长袭击努尔哈赤,即此。
官名。同涓人。春秋楚置。掌扫除的侍臣。《史记·楚世家》:“王行,遇其故鋗人。”裴骃《集解》引韦昭说:“今之中涓也。”参见“涓人”。
元傣族部名。在云南车里(今西双版纳)以南,传说部长世世有妻八百人,各领一寨,故称“八百媳妇国”。暹罗史书称为兰那。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置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以土官昭练为宣慰使都元帅。辖境包
清代贱民之一。居住江苏常熟、昭文(今常熟)等地。传说其祖先为乞丐,世代相传,列入丐籍。雍正八年(1730)豁除丐籍,编入民户。定制,改籍后逾四世,亲友无习贱业者,方准报捐应考入仕。
官名。东汉建安三年(198)置。三国魏、蜀、吴沿置。为出镇南方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务的加官。魏晋以后,与安东、安西、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南朝梁、陈时加
一种联发火铳。明代已使用。每铳重二十斤,身长尾重,十铳一联,上有环以大铁钉贯之,使后座减小,有照星照门。用火药二两,大铅子一枚重八两,射程可达四五里。小铅子一枚重三钱,射程可达二三里,散布宽度有三十至
1027—1097北宋京兆蓝田(今属陕西)人,字微仲。皇祐进士。历任知县、知州。哲宗立,召为翰林学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范纯仁、刘挚执政,废新法。修《神宗实录》。哲宗亲政后,屡遭贬,死于虔州(今
军用两级火箭。创于明。用毛竹五尺,去节、刮薄,前用木雕龙头,后雕龙尾,分安于筒首末;其腹内装火箭数枝,药线总汇于龙头上端药眼处,分开通连于筒底。龙头龙尾下面两侧各安火药筒一个,共四个;用麻皮、鱼胶缚定
在今江苏徐州市南。相传为项羽所筑。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主拓跋焘南侵至彭城,“立氈屋于戏马台以望城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