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六察

六察

①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遣大理卿孙伏伽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四方,后遂形成制度,以监察御史充诸道巡察使,访察六事: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②唐时以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部,号六察官。北宋咸平中置吏察、兵察、户察、礼察、刑察、工察,亦称六察官,分察尚书省六部及朝廷各机构事务。元丰中令监察御史专领之。小事则举正,大事则纠劾,岁末以所察多寡及当否定黜陟。

猜你喜欢

  • 施案纪略

    书名。清吴德功撰。一卷。成于光绪十九年(1893)。以纲目体简叙台湾乡民施九缎等因反抗清吏借清丈田亩刻剥百姓,率众围困彰化,索焚丈单,旋遭清军镇压的始末。起光绪十四年,迄十九年秋。所据皆官署案卷及作者

  • ①年的意思。《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②古代将冬至到次年冬至的时间间隔称为岁,《后汉书·律历志下》:“日发其端,周而

  • 容城县

    西汉景帝中三年(前147)封匈奴降王徐卢置容城侯国,后改为县。治今河北容城县北城子村。东汉至唐,屡有废置。两汉属涿郡。三国魏属范阳郡,西晋属范阳国,北魏仍属范阳郡,唐属易州。五代周显德六年(959)移

  • 御药房

    官署名。明代置,为内府所属机构。掌皇帝用药,置提督太监正、副二人,近侍、医官无定员。与太医院相辅。凡皇帝有疾,御医诊毕将药方送入,御药房用金罐煎成进上。罐口以“御药谨封”缄记。清亦置,属内务府。掌内廷

  • 募乃厂

    地名。又名勐乃,今名竹塘。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为明云南西南边境孟连土司辖境内银矿场。

  • 光烈将军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苻洪为之。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复置,为十光将军之一。

  • 城局

    ①官署名。即城局贼曹。东晋末刘裕分贼曹置,公府僚属诸曹之一,掌盗贼劳作事。南北朝诸公府、将军府、州府多有置者。长官为参军或参军事。隋代王府、大将军府、柱国府等亦置,唐高祖武德间废。②城局参军之省称。

  • 永安公主

    ①唐宪宗女,穆宗第九妹。元和十三年(818)嫁回鹘保义可汗。长庆元年(821)保义可汗卒,崇德可汗继立,仍求妻永安。穆宗以为保义既卒,不宜复嫁,乃更册太和公主以配之。②(?—1417)明成祖长女。洪武

  • 刑部尚书

    官名。隋开皇三年(583)改都官尚书置,一人,正三品,为刑部长官。唐沿置,中叶以后多以外官兼任,渐成虚衔,由侍郎实掌部务。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称司刑太常伯、秋官尚书、宪部尚书。吐蕃仿唐制置刑法

  • 范长生

    ?—318十六国时涪陵丹兴(今重庆黔江)人,本名延久,又名九重,或名支,字元。博学善天文术数。为著名天师道首领,西晋末率千余家依青城山(在今四川)。李流军饥困,得其资给,军势复振。李雄以其为蜀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