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元大都遗址

元大都遗址

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1964—1974年发掘居址和建筑遗存十余处。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600米,东西宽约6700米,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南城垣在今东、西长安街稍南,东、西城垣即明清北京内城的东、西垣,北城垣在今安定门小关和德胜门小关一线。北城垣迄今犹残存。城墙用夯土筑成,基部宽达24米。皇城位于城南部,宫城偏在皇城东部。宫城的南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上。元大都的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沿未改。发掘的居住遗址中,以后英房遗址为最重要。它为一所大型住宅,其主院前有轩廊、后有抱厦,正房前有东西厢房。出土物中以瓷器的数量为最多,有珍贵的青花瓷器、景德镇影青瓷器、龙泉窑青瓷器与磁州窑黑(褐)白花瓷器等。

猜你喜欢

  • 古代盛水器。用陶或青铜制成。一般为圆形浅腹,平底。青铜盘多与注水器盉或匜成组,用以盥洗。青铜盘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商代盘无耳,有圈足,内饰龟、鱼、龙等纹饰,有的在边沿上附铸鸟形;西周至春秋盘多双耳,圈足

  • 元丰

    宋神宗年号(1078—1085)。凡八年。

  • 自卖人

    东汉外戚梁冀掠取的私奴婢。《后汉书·梁冀传》:“或取良人,悉为奴婢,至数千人,名曰‘自卖人’。”

  • 方夷

    九夷之一种。

  • 初罗漫山

    即“时罗漫山”。

  • 杜佑

    735—812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君卿。以门荫入仕,由济南参军累官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德宗时,受宰相杨炎器重。历任岭南、淮南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等职。顺宗继位,进检校司徒、充度支盐铁

  • 翰林学士

    官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由翰林供奉改名,选任有文学才能的朝臣,置于学士院,入直内廷,以备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初为文学侍臣,后渐成定制,凡任免将相、册立太子、号令征伐、宣布大赦等机要内命,皆由其草

  • 武罗

    相传为有穷后羿之贤臣。夏太康失位,后羿取代夏政,不用他与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为相(《左传·襄公四年》)。

  • 司马子鱼

    即“公子目夷”。

  • 白诃黎布失毕

    ?—650唐时龟兹王。白姓,苏伐叠之弟。臣于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绝贡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兵破之,执送长安,授左武翊卫中郎将。唐以其地为龟兹都督府,另徙安西都护府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