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交代

交代

清制,凡官员因迁调或其他缘故离任,必须将任内经办已完、未完事件、词讼案件、档案文卷以及仓库钱粮等,向新任或署任官员交接清楚,谓之交代。官员交代期限、手续等均有定制,违限或违制者,视情况给予罚俸、降级乃至革职等不同处分。交代时,前任官员将应交代事项按规定准备妥当,新任官员进行清点核对,称为交盘。交盘亦有期限、范围、手续等定章,违者亦给处分。

猜你喜欢

  • 台吉

    蒙古语,源于汉语“太子”一词转音。旧时蒙古族、藏族等地区贵族的尊称。蒙元时只用于皇子,明代渐成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通称。清代作为蒙古贵族封爵之第七等。位次辅国公。土默特左旗和喀喇沁三旗称“塔布囊”。有一、

  • 翰林学士承旨

    官名。唐玄宗始置翰林学士院,专掌内命,设翰林学士六员。肃宗至德宗以后,从中择年深德重者一人承旨,独承密命。宪宗正式置翰林学士承旨,为学士院之长,职权尤重,多至宰相,然犹为职衔,例由他官兼任。五代后梁一

  • 郭文英

    明韩城(今属陕西)人。嘉靖年间参与营造北京城。后任作头,曾参与帝王庙、太庙、显陵、清馥殿、启祥宫、皇史宬、天坛皇穹宇、沙河行宫城、京城外城等项设计施工,尤以皇史宬和皇穹宇为其杰作,反映了当时建筑成就。

  • 郑珏

    ?—932唐末五代人,一说小字十九郎。性畏慎,美辞翰,有长者之风。光化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后梁,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贞明二年(916),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碌碌无所作为。后唐灭梁,贬曹州司马

  • 元朝名臣事略

    即“国朝名臣事略”。

  • 中华

    ①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在四夷之中,后世因称其地为中华。《魏书·礼志》:“下迄魏晋,赵、秦、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初,仅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中原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

  • 粤海关志

    书名。清梁廷枏总纂。三十卷。纂录历代史书、方志、航海闻见及清官方档案等有关资料,分皇朝训典、前代事实、口岸(附各口岸图说)、设官(附清粤海关职官表)、税则、奏课、经费、禁令、兵卫、贡舶、市舶、行商、夷

  • 柏井

    即“百井”。

  • 定难军

    唐方镇名。贞元三年(787)置夏州节度观察处置押蕃落使,治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辖境屡变,久领夏、宥二州,约当今陕西白于山以北,内蒙古杭锦旗以南,并乌海市、鄂托克旗、乌审旗地区。中和二年(882

  • 姚莹

    1785—1853清安徽桐城人,字石甫,号明叔、展和,晚号幸翁。嘉庆进士。授福建平和知县,调龙溪。道光十年(1830)特擢台湾道。二十一年秋,英兵两犯鸡笼(今基隆)海口,次年正月又犯大安港时,与总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