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九连城之战

九连城之战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平壤战役前,清政府命宋庆之毅军、聂士成之芦榆防军、吕本元之盛军、刘盛休之铭军以及依克唐阿所部镇边军,共七十余营,约四万人,由宋庆总统,在东北备御。但各部不服宋庆节制,未作周密布置。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六日(1894.10.24),日军山县有朋所部由东路上游渡鸭绿江,依克唐阿部败逃。次日,中路日军以大炮掩护渡江,守岸铭军旋即溃退。日军遂犯九连城东北之虎山,清军前路、总兵马金叙部与敌激战,屡败敌军,因孤军无援而败;后路聂士成部继起抗击,旋亦败走。二十八日,日军攻陷九连城和安东,占据沿鸭绿江境。

猜你喜欢

  • 西京杂记

    书名。旧题西汉刘歆撰。经考证乃晋葛洪所作。一说葛洪之名亦系伪托,作者姓名不可确知。书当成于六朝时。《隋书·经籍志》首见著录,标为二卷,今传本为六卷。“西京”指西汉京都长安。全书内容多为不见于《史记》、

  • 海押立

    见《元史》。亦称海牙里(黄溍《太傅文安忠宪王家传》)。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塔尔迪库尔干附近。

  • 左韶舞

    官名。明清礼部教坊司属官。明初设,左、右各一人,皆从九品。掌乐舞承应,以乐户充之。南京礼部教坊司仅设右韶舞一人。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亦设左、右各一人,从九品。雍正七年(1729),改教坊司为和

  • 鲍公年谱

    书名。清李叔瑶编。谱主鲍超为霆军创始人,是谱记其率霆军镇压太平军军事活动为主,尤以记咸丰七年(1857)至十一年湘、鄂、豫、皖及同治初年苏、粤、赣等地战况较详。有同治年间刻本。

  • 典客丞

    官名。(1)秦、西汉初典客副贰。参见“典客”。(2)西晋、北齐、隋、唐典客署次官。唐置二至三员,从八品下。宋代省。金代复置,从七品。参见“典客署”。典客署 官署名。西晋置,掌接待少数民族等事务,隶大鸿

  • 勒方锜

    清江西新建人,字少仲。光绪元年(1875)任江苏按察使。三年迁广西布政使,五年擢福建巡抚。七年调任贵州巡抚,旋改东河总督,未赴任以病免。

  • 保定师范(範)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总督袁世凯在省城创设。考选各州县举贡生员入学肄业。分设四斋:一斋半年毕业,二斋一年,三斋二年,四斋三年。其半年毕业考取文凭者,即可先行派往各处小学堂充当教习一年,

  • 备御

    官名。明代镇戍军官任职名目。无品级,无定员。有备御领班、领班备御都司等。

  • 混榜

    即“座位榜”。

  • 马瑞辰

    1782—1853清安徽桐城人,字元伯。嘉庆进士。授庶吉士,改工部营缮司主事,擢郎中。因事挂误,发盛京效力。旋复主事,补员外郎。后又坐事发黑龙江,未几释归。曾主江西白鹿洞书院、山东峄山书院、安徽庐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