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园
亦名乐游原、乐游庙。位于唐长安城东南升平坊,南与曲江芙蓉园相近,同为游赏胜地。西汉神爵三年(前59)立为乐游园。武周长安中,太平公主亦在此置亭。其基地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逢中和、上巳、重阳三节,京城士女多来登赏或行水上祭祀之礼,百官亦在此陈戏设宴。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即指此。
亦名乐游原、乐游庙。位于唐长安城东南升平坊,南与曲江芙蓉园相近,同为游赏胜地。西汉神爵三年(前59)立为乐游园。武周长安中,太平公主亦在此置亭。其基地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逢中和、上巳、重阳三节,京城士女多来登赏或行水上祭祀之礼,百官亦在此陈戏设宴。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即指此。
枢密院直学士之简称。
见“致仕”。
西汉置。治今辽宁辽阳市亮甲山。属辽东郡。东汉省。西晋复置。《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338),赵王虎攻燕王皝,燕成周内史崔焘、居就令游泓等皆应之,凡得三十六城,即此。后县废。
即《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道教经典。南朝宋道士陆修静总括而成,并撰《三洞经书目录》一卷。三洞经各分为十二部,合为三十六部经。为《道藏》七部中最要者。
后(後)五代梁初刘仁恭据卢龙,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置山后八军以防御契丹。至石敬瑭割幽、蓟十六州于契丹后,才有山后儒、妫、新、武四州的名目。北宋末年所称山后,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后、代
隋河间(治今河北河间)人,字协昭。本姓章仇氏。七岁入学,号为神童,博综群书,善占候、星象之术。与太子杨勇往来。开皇二十年(600)杨勇被废,坐配为官奴。后目盲。炀帝时,赐姓卢。大业九年(613)随攻辽
朝服佩带。用丝或革制成,以束腰,上有带扣、带环。带环用以系物。下垂有帉,即飘带。皇帝及王公、百官著朝服时系之。带及带环所佩,各朝因等级高下而有所差别。如清代皇帝带用明黄色,带扣(金圆版)上饰宝石东珠、
①官名。战国秦、齐、燕、赵等国皆置。以别国人担任,位为卿,以客礼相待,故名。《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史记·苏秦列传》:“燕、赵以(乐毅)为客卿。”②唐代鸿
①指有声望的元老、旧臣。《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朱熹传:“故老,旧臣也。”②前朝遗老。宋濂《元故曾府君石表辞》:“当宋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比之自讳失节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宋史·高继宣传》:西夏元昊攻麟、府两州,“继宣帅兵营陵井,抵天门关”。天门与陵井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东尽为天门,山西尽为陵井。山势险阻,旁有深沟,为历代兵争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