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下寺楚墓

下寺楚墓

春秋中晚期楚国墓地。1978—1979年发现于河南淅川东南的下寺,发掘竖穴土坑墓二十五座,其中大墓九、小墓十六,并有车马坑五个。墓群由南向北分为五组,每组有一大墓为主墓,距墓西约10米是附属的车马坑。随葬品主要出土于大墓,内有青铜器、玉饰、玛瑙、料珠、石、骨、贝等七千多件。青铜器有礼器、乐器、兵器和生产工具八百余件。部分器物上有铭文,最长的有一百零五字。墓群中二号墓最大,长9.2米,随葬品达五千余件,其中青铜器一百五十余件,有成套的鼎、钟、镈、磬等礼乐器。鼎的铭文中有“王子午”、“令尹子庚”、“倗”等人名。子庚是楚康王时的令尹,死于公元前552年。“倗”,有学者认为是继子庚为令尹的薳子冯,死于公元前548年。其青铜器采用浑铸、分铸、铆合、焊接等技术,其中一件铜禁和盏的部件还用失蜡法铸造。

淅川下寺出土之青铜俎

猜你喜欢

  • 康国

    ①古国名。昭武九姓之一。北魏时称悉万斤,唐时始称康国,又作飒秣建、萨末鞬。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其俗信祆教,杂以佛教。居民以农业为主,兼营畜

  • 伍老

    春秋战国时户籍有什、伍之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一伍之长称伍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陈奇猷集释引刘师培曰:“里正、伍老均乡官,盖闾师之属。”

  • 李群玉

    唐澧州(治今湖南澧县东南)人,字文山。工书法,好吹笙。举进士不第。大中八年(854)布衣游长安,献诗于朝,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返乡。其诗善写羁旅之情,富于词采。有《李群玉诗集》。

  • 青州

    ①“九州”之一。《书·禹贡》曰:“海岱惟青州”。《周礼·职方》曰:“正东曰青州。”海指渤海,岱即泰山。②西汉武帝时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德州市、平原县、高唐县以东;河北吴桥县及山东马颊河

  • 寄庄

    地主在本籍外置办土地,设庄收租,称之寄庄。始于唐、宋,而至明清尤甚。明代至清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置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昭代经济言》载唐龙《均田役疏》言:“江西等有巨室

  • 铏盐

    清盐课之一。山东永阜等盐场,岁供山东孔府祭祀所需之盐,名铏盐。

  • 壁经

    亦称孔壁古文。相传孔宅壁中发现之经书。《汉书·艺文志》书类:“武帝末(“末”当为“初”),鲁恭王(刘余)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故称。

  • 绳梯

    登高之器具。以巨绳系横桄为软梯,以用于登高。

  • 郁鞠

    十六国时北方鲜卑索头部首领。前赵时归刘曜,封为忠义大将军、右贤王。后赵建武二年(336),率众三万附石虎,署亲通赵王(一作亲赵王),其余首领皆封列侯,部众散处于冀、青等六州。

  • 赵逸

    十六国夏天水(今属甘肃)人,字思群。先仕后秦为中书侍郎,入夏为著作郎。夏亡,入北魏为中书侍郎。在夏时与北地(治今陕西耀县)人张渊同奉命撰写夏史,夏亡后多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