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领军将军

领军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置,职掌与中领军同,但任职者资重于中领军,省称领军。三国魏沿置,为禁卫军最高统帅,由亲信或宗室担任,权势极重。吴亦置。西晋初省,以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后、左、右、骁骑七军禁卫营兵,取代其职权。惠帝时复置,仍为禁卫军最高统帅。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改置北军中候,寻复,成帝时又改为北军中候,寻又复。三国魏、西晋时有营兵,并辖护军将军,东晋时无营兵,亦不再领护军事。十六国汉、前凉、前秦、北燕、南燕皆置。南朝宋时掌禁卫军及京都诸军。魏、晋、宋皆三品。南朝齐规定,诸为将军官皆敬领军、护军,如诸王为将军,道相逢,则领、护让道。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十五班。陈三品,秩中二千石。北魏时如以侍臣带此职,则称中领军将军,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从二品。宣武帝永平(508—512)中,四中郎将亦属之,东魏静帝武定七年(549),以四中郎将还属护军。北齐时为领军府长官,员一人,掌禁卫宫掖,主朱华阁以外的禁卫官,又领左、右卫,领左右等府,从二品。但北齐后期,官爵滥授,同时任此职者有二十人之多。北齐文宣帝后设领军大将军,位在其上。


将军名号,东汉末年曹丕置,掌五校、中垒、武卫三营。三国魏吴皆置。《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正始三年)乙酉,以领军将军蒋济为太尉。”晋惠帝也置,为禁卫军最高统帅。十六国时汉、前凉、前秦、南燕、北燕皆置。南朝宋置,掌内军;梁置,掌天下兵要;陈也置。北魏、北齐置,掌禁卫宫掖。元朝也置。见《魏书·官氏志》、《文献通考·职官十二·左右领军卫》。

猜你喜欢

  • 太子

    1、天子(皇帝)的儿子被确定将来继承君位的称太子。2、周朝诸侯的儿子,被确定将来继承君位的称太子或称世子;汉初,吴王濞之子称太子。3、金元皇帝的庶子也称太子。如金四太子兀术。参看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太

  • 老人

    乡里管事之人。明朝洪武 (1368—1398) 年间置,选每里中德高望众者充任,三、五人不等。会同里长调解或审判乡里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负责教化,督课农桑,主持乡村水利事务。明前期,颇有权威,

  • 右大当户

    匈奴官名,汉时匈奴有此官,领兵万骑有自已的封地,位在诸王和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之下,而在左右骨都侯之上。属官有千长、百长等。详《汉书·匈奴传》、《史记·匈奴传》。

  • 左军巡使

    官名。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 (909)置,掌京都巡警之事。北宋于开封府、河南府、应天府置,与右军巡使分掌本府争斗及推鞫之事,正八品。官名。宋置,开封府属有此官。掌京城争斗。见《宋史·职官六·开封府》。

  • 郡光迎主簿

    北齐郡主簿名目之一。见“郡迎新主簿”。

  • 典仪副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典仪所分置,各一人,从九品,佐典仪正掌陈仪式。嘉靖四十四年 (1565)革。

  • 护羌从事

    官名,汉置,为护羌校尉属官,掌文书。见《后汉书·百官志五·使匈奴中郎将》。

  • 管勾北京留司御史台事

    见“三京留司御史台”。

  • 四川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四川司郎中”。①明清户部四川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四川部郎中设,一人。南京户部四川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满洲司官初不

  • 右罴卫大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罴卫长官,置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