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明朝置于诸王府审理所,一人,正六品,掌王府中推按刑狱之事。
官名。清朝工部皇木厂之主官。掌厂事。顺治(1644—1661)初设,满、汉各一人,由本部堂官委派司员充任,一年一更代。于通州、张家湾各设木厂一。各省委派官员解运木材至厂,赴工部报递批文,工部派人会同木
吏员名。战国时燕国设置,为守卫边境之吏。《战国策·燕策三》:“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延昌宫契丹军民之事。置都部署、副部署、判官等职。
官名。为知枢密院事的简称。宋置,详“知院”条。
官名。北魏置,属太常。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499) 定为从七品下。
刺史等地方长官的别称。《晋书·周访传》:“二君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
即汉五校尉营士。五校尉指屯骑、越骑、步兵、射声(各领士七百人)、长水(领士一千三百六十七人)。《后汉书·孝安帝纪》:“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谷,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
官署名。亦称八作司。元朝置,隶大都留守司,秩从五品,掌都城诸制造。置达鲁花赤、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官名。即内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