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通事令史
官名。北魏置。掌纳奏文案。见《魏书·范绍传》。
官名。北魏置。掌纳奏文案。见《魏书·范绍传》。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官署名。南宋置,属秘书省,掌太史局之事。
“大行台郎中”的省称。
即“阿里哈昂邦”。
①官名。单于本是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十六国时期为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沿用。除了用于称最高统治者外,主要指政权中管理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长官,多由该政权的皇位继承人或其宠信的儿子、大臣出任,并由出身
宋代称百官上朝时的班位次序为合班。亦称“杂压”,见该条。
官制用语,即除故官,授新官。《后汉书·杨秉传》:“七年,南巡园陵,特诏秉从……及行至南阳,左右并通奸利。诏书多所除拜。”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巡警职制,考核巡警官吏,管理消防、风俗、交通警察,并稽查外国来华人员。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
官名。见“司玉下大夫”。
蒙古语,意为“十”,或用以称十户,参见“牌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