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厂员”②。
官名,即公府掾史属,三公府下属诸曹职吏统称。其中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属比三百石。太尉、司徒、司空皆称公,其府称公府,府中设若干办事机构称曹,每曹的长官称掾,副职称史、属,下边还有办事官吏
官名。西晋置,隶太仆,掌畜牧事务,又别置羊牧丞。北魏亦置。《魏书·宇文福传》: “未几,转骁骑将军,仍领太仆典牧令。”隋朝置为太仆寺典牧署长官,二员,从八品上,炀帝大业三年 (607)增为从六品。唐朝
臣下得到君主的信任。《孟子·公孙丑上》:“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赵歧注:“管仲得遇桓公,使之专国政如彼。”
宋朝太学职事名,即前廊学录。参见“学录”。
官署名。即“贵州清吏司”。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蒙疆善后委员会的长官,见“蒙疆善后委员会”。
满语官名。指“众武官举选为首者”,通译作“营总”。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五品。
清朝州县学官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