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吏

诸吏

官名。西汉置,为加官,属中朝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诸吏得举法·东汉省。


官名,汉置,为加官的一种,凡加此官号者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诸吏可举劾百官,并与左、右曹平分尚书奏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无)员(额),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奏事,诸吏得举法。散骑并舆车。”《汉书·张禹传》:“成帝即位,征禹……拜为诸吏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给事中,领尚书事。”《汉书·孔光传》:“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年,迁诸吏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给事中,赐黄金百斤,领尚书事。后为光禄勋,复领尚书,诸吏给事中如故。”《汉书·解诂》:“士之权贵,不过尚书,其次诸吏。”

猜你喜欢

  • 山东司员外郎

    官名。即“山东清吏司员外郎”。

  • 承奉班都知

    官名。金置,属閤门司。秩正七品,掌总率本班承奉之事。

  • 司天监学正

    学官名。元置,掌协助教授训导天文生。

  • 上工

    官名。春秋战国置。乐官。大师属员。《仪礼·大射》: “仆人正徒相大师,仆人师相少师,仆人士相上工。”

  • 亲侍

    即亲卫,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隶鹰扬府,唐朝复名亲卫。

  • 纳言

    官名。①亦作“内言”。相传舜时有此官,职掌承上启下,传宣上命,受纳奏言。《尚书·舜典》:“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孔安国传:“纳言,喉舌之官也。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信也。”战国亦置

  • 录事书佐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位在录事掾和录事史下,掌本曹文书。

  • 野司寇

    官名。春秋时郑国置。掌野鄙县邑民众狱治。一说相当《周礼》的“县士”。《左传·昭公十八年》:“使野司寇各保其征。”杜预注: “县士也。”官名。掌郊野的诉讼。《左传·昭公十八年》:“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征

  • 小给使学生

    宫女名号。唐置,属宫闱局,员额五十人,掌宫内杂使。

  • 广西科

    官署名。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