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补阙

补阙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置,左、右各二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691)各增为五人,后至六人。从七品上,为士人清选。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 改左、右司谏,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复旧称,光宗绍熙二年(1191)再改左、右司谏。辽朝置,左隶门下省左谏院,右隶中书省右谏院。金朝为正七品,隶谏院。明建文(1399~1402) 中罢六科给事中,增置左、右补阙。成祖即位,废。


官名。武则天时置,其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有驳正诏书之权,还有举荐人员的任务。补阙分左右,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及元、明又设补阙,但都是随设随罢。左右补阙与左右拾遗,合称“遗补”。参看“左拾遗”、“右拾遗”。参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中书省》。

猜你喜欢

  • 都凭由司

    即“三司都凭由司”。

  • 员外郎

    ①两晋南北朝“员外散骑侍郎”的简称。②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为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诸司次官,协助长官侍郎管理本司事务。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后置承务郎行其职。唐高祖武德三

  • 提举诸司

    官名。南宋国史院属官,以内侍省官充任,掌国史院杂务。

  • 司直史

    官名。唐置,见“大理寺司直”。

  • 责任内阁

    官署名。清末最高行政机构。宣统三年四月(1911年5月)设。由总理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二人、以及外务大臣、民政大臣、度支大臣、学务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司法大臣、农工商大臣、邮传大臣、理藩大臣各一人

  • 上计

    战国、秦汉时地方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员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于木券,呈送国君考核,国君据此进行奖惩,亦为考课官员的重要制度。汉朝其制分两级,县(道

  • 左右旅贲率倅长中士

    官名。见“左右旅贲率上士”。

  • 司寇参军

    官名。五代以来,诸州均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候,掌刑法,谓之马步院。这是五代军阀们侵犯司法参军职权所设立的一种私人衙门。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始置诸州、府司寇参军,以

  • ①辅佐。《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②辅佐之人。《左传·襄公三十年》: “有伯瑕以为佐。”③官名。(1) 战国秦置。秩斗食。《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 “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

  • 韎师

    官名,周设此官,掌教东方夷族舞乐。见《周礼·春官·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