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虎贲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官名。主宿卫。《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平帝元始元年(后1)更名期门为虎贲郎,置虎贲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然据《王莽传》,似为元始三年以后事。东汉因之。主虎贲禁兵。光武帝、明帝时常以侍中兼领之,其后多以贵戚充任,或领兵出征。明帝时曾命马廖赴西域击东师。下属有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秩比六百石。仆射主虎贲郎习射,陛长主虎贲值宿,朝会在殿中。三国魏、蜀、吴沿之,属光禄勋,统率宿卫兵。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 罢,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 (420) 复置,属领军。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西晋时领有营兵,东晋后无营兵。铜印墨绶,武冠绛朝服,与羽林监、冗从仆射合称“三将”。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十五人。唐人所修史书中,因避讳改称“武贲中郎将”。魏、晋、宋为第五品。梁为五班。陈七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499) 定为第六品。北齐亦为第六品。


官名,汉置,为光禄勋属官,俸比二千石,掌虎贲宿卫,战时领兵征伐。属官有左右仆射各一人,左右陛长各一人,皆俸比六百石。仆射掌虎贲郎习射;陛长掌虎贲郎值班,朝会时在殿中。虎贲中郎,俸比六百石;虎贲侍郎,俸比四百石;虎贲郎中,俸比三百石;节从虎贲,俸比二百石。皆无固定人数,掌宿卫侍从(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帝纪》:“妖巫李广等群起据皖城,遣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讨之。”其后,三国魏、蜀、吴及魏晋南北朝皆置。

猜你喜欢

  • 盛京内仓

    官署名。清朝盛京户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顺治十五年(1658)置。设正、副监督各一人,皆为满员,由盛京五部司员内拣选充补。下设笔帖式若干人,亦为满员。贮藏粮石,收纳官庄米及辽阳,开原、广宁三城旗地之米,

  • 大当户

    匈奴官名。分左、右,位次左、右大都尉,以单于同姓贵族任之。汉时匈奴官制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之设,凡二十四长,大者领万骑,小者率数千。诸大臣皆世官。匈奴官名,有左大当

  • 充华

    官名。西晋武帝置为后宫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 (467)定制,置为五职之一,班亚九嫔。南齐复列为九嫔。梁亦置。陈又列为五职。北魏孝文帝置为内官六嫔之一。隋炀帝再置为九嫔之一,正二品。内

  • 春官宗伯

    官名,为周朝六卿之一,掌国家礼仪。《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注:“师古曰:冢宰掌邦治,司徒掌邦教,宗伯掌

  • 散县男

    爵位名。北齐置,与开国县男同为从五品。

  • 玛瑙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世祖至元十五年 (1278),由大都等处玛瑙局改立,领大都、弘州两处造作。置提举、同提举各一员。

  • 判司勋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司勋司”。

  • 日御

    官名。周朝置。诸侯国掌历法之官。《左传·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御不失日 ,以授百官于朝。”杜预注:“日官平历以班诸侯,诸侯奉之不失天时以授百官。”杨伯峻注:“天子之日官定历以颁

  • 御花园侍监首领

    官名。清置,掌司园内斗坛四神祠香烛,培灌花木,饲养仙鹤池鱼。见《清史稿·职官五·宦官》。

  • 文书名。下行文。始用于汉朝。凡官长告诫僚属,尊长告谕子孙均称敕。南北朝以后,则成为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唐、宋之时,君主指示及诫励臣工或晓谕军民时,有敕旨、敕牒、敕书之类。明朝之敕由殿阁大学士起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