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虎捷左右军

虎捷左右军

禁军名。后周置,《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记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四月改侍卫步军为虎捷左右军,为禁军中的两军。

猜你喜欢

  • 商部右参议

    见“商部左参议”。

  • 掌染

    官名。周设此官,掌收染草。《周礼·地官·掌染》:“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

  •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二十三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十五人。掌审查外交事项。

  • 学习检事员

    官名。北洋政府附设于外蒙古各级审判处,掌检察民、刑事案件,相当于见习检察官。

  • 伊齐额尔吉爱什拉喇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右参议”。

  • 祠祭署

    官署名。① 明清太常寺所属办事机构。掌各坛庙祭祀事宜。明朝天坛、地坛、先农坛、朝日坛、夕月坛、帝王庙等各署均置奉祀一人,祀丞二人。清朝由太常寺汉寺丞总理,下设协律郎五人,赞礼十四人,司乐二十三人。各坛

  • 行人司司正

    官名。明洪武 (1368—1398)中改原行人而置,正九品。为行人司正官。二十七年改以进士充任,升品秩,正七品。掌捧节、奉使之事。建文(1399—1402)中罢。成祖即位,复旧制。官名。为行人司的长官

  • 五院御史

    官名合称。唐朝指御史台之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李绰《尚书故实》: “台仪自大夫以下,至监察,通谓之五院御史。”官名。唐代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

  • 制置解盐司

    见“制置解盐使”。

  • 司箙

    掌武器之官。商代军职有“服”,甲骨文中作“箙”,西周则称司箙,西周铭文中有周王命令某某“司六师箙”的记载。在《周礼·夏官》中,司弓矢为槀人与缮人之长;西周则司弓矢与司箙并置,两者应有所分工,可能司弓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