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给事郎

给事郎

官名。晋、南朝梁曾置,职掌不详,一说即给事黄门侍郎省称。隋高祖开皇六年(586) 尚书省吏部置,八郎之一,正八品上,为散官番直,常出使监察。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并取其名置于门下省,位黄门侍郎下,员四人,从五品,掌省读奏案,即前代给事中之职。唐朝复置为文散官,正八品上。北宋沿置,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


官名。唐宋文散官正八品上称给事郎。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史·职官九·文散官》。隋文帝开皇六年,在吏部置给事郎。《隋书·百官下》:六年“吏部又别置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等八郎。”炀帝即位,门下省“去给事之名,移吏部给事郎名为门下之职,位次黄门下。”见《隋书·百官下》。

猜你喜欢

  • 夹喇章京

    即“甲喇章京”。

  • 散县男

    爵位名。北齐置,与开国县男同为从五品。

  • 掖庭绫匠

    杂任职名。唐于少府监置一百五十人,为在掖庭织绫的工匠。

  •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其设置经历一个过程:先是国民政府废除道制,以省直接统县,但亦有例外,如新疆省因地域辽阔不便统治,便在省之下划区,分设行政长代表省政府监督各县。民国二十年(公

  • 典禀大监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典宫内仓禀。《刘华仁墓志》:“赐宫典禀大监。”(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三一)参见“大监”。

  • 昭毅将军

    武散官名。明置,武官正三品,升授。武散官名。明置,为正三品升授之阶。

  • 同提举

    官名,宋金元明皆置。提举为掌管专门事务的官员,同提举为提举之副,位在提举之下,与提举共掌其事,多为该官署的副贰长官。如宋朝编修敕令所,其长官为提举,以右丞相兼任,副长官为同提举,以参知政事兼任,掌集诏

  • 和硕厄夫

    即“和硕额驸”。

  • 御用器物局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掌内府宫殿营缮器物与工匠,受中书省剳。至元七年(1270),改器物局。

  • 现审处

    官署名。清朝户部所属办事机构。乾隆十三年 (1748) 年置,设郎中领其事。下设员外郎、主事等官,皆无定员,由本部堂官酌派。掌理旗民争讼户口田房之案,必须刑讯者,会同刑部审理。光绪三十二年(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