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管领本位下怯怜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管领本位下怯怜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官署名。秩正三品,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掌怯怜口二万九千户,田一万五千顷,纳赋税以供内府。成宗大德十年(1306),隶詹事院。武宗至大三年(1310)改隶徽政院。仁宗延祐三年(1316),改为善政司。英宗至治二年(1322)罢。文宗天历三年(1330)复立府,归中政院。置达鲁花赤、都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


官署名。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置,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隶詹事院,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改隶徽政院,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改善政司。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废。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复立府,秩正三品,属中政院。掌怯怜口二万九千户,田一万五千余顷,征收赋税以供营缮。以都总管一人为主官,达鲁花赤一人监之;佐官有同知、副总管,首领官有经历、知事、照磨,属吏有令史、译史、通事、知印、奏差、典吏。

猜你喜欢

  • 八旗制度

    清朝皇室为满族,满族分为八旗。旗,既是军事编制,又是户籍编制,还兼有民政和生产的职能。入关前,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牛录”的基础上把满族分为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后来又增建镶黄旗、镶白旗、镶红

  • 女御长

    官名,一作女长御。女御长如侍中。掌统女御以备帝寝。见汉王宏《汉旧仪·下》。

  • 狱典文学

    官名,秦置,为狱官,掌典文学。《史记·蒙恬列传》:“恬尝书狱典文学。”注:“《索隐》曰:谓恬尝学狱法,遂做狱官,典文学。”

  • 军机章京

    官名。清朝军机处之办事官员。俗称“小军机”,又称“枢曹”。其正式名称,早期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军机处司员上行走”。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后改称“章京上行走”,因有是称。初无定额,由军机大臣于内

  • 高丽军

    元代辽东的乡军之一,不出戍其他地方。

  • 汴河锁

    官署名。北宋于汴河上置上、下二锁,掌征收汴河中舟船通行税。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

  • 官学入仕

    西周春秋时士的主要入仕途径。《礼记·王制》说:“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征指徭役之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

  • 内坊令丞

    官名。北齐于太子家令寺置内坊令及丞,掌知閤内诸事。参见“太子典内”。

  • 道挢掾

    官名。亦作导桥掾。汉朝为地方政府掌修治道路桥梁的吏员,多置于交通要道或险阻处。河南尹所属见《水经注·谷水注》引《建青门石桥纪功柱铭》,其他如武都有西部道桥掾,蜀郡属国有南部道桥掾,均见于汉碑。晋朝则置

  • 相臣吏人

    官吏合称。相臣:指国相,或指国相及其他大臣。吏人:指长官的属官吏员。故“相臣吏人”犹言“国相及其他官吏。”相:指王国之相。《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楚王刘英》:“建初二年,肃宗封英子种楚侯,五弟皆为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