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签按察使事

签按察使事

官名。金承安四年(公元1189年)置,为按察使的佐官,其地位次于副使。

猜你喜欢

  • 只哈赤

    蒙古语,意为“渔人”。指蒙、元宫廷、投下捕鱼人户及掌管渔务官员。

  • 烟酒税处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财政部。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的《财政部组织法》规定,其职掌为:一、监督烟酒税收及考核成绩事项;二、考察烟酒制造产销事项;三.厘订烟酒税率事项;

  • 站赤

    蒙古语,意为掌驿站者。元代文献中通常指驿站或站官。元代的驿站,以大都为中心,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方到吉利吉斯(今叶尼塞的上游),西南抵乌思藏(今西藏地区),南接安南、缅国。陆站

  • 要会

    官府记录财政收支情况的文书。《周礼·天官·小宰》:“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听出入以要会。”郑玄注引郑司农:“要会,谓计最之簿书,月计日要,岁计曰会。

  • 书记员

    县职员名。北洋政府设于县知事和承审员之下,佐理文书、记录等事务。

  • 廷尉从史

    官名。汉代廷尉的属官。《汉书》颜师古注:“只随官僚,不主文书。”

  • 县侯

    爵名。①汉朝置,即食邑为县之列侯。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三国魏置为第七等爵,位男下、乡侯上。晋朝定位在开国县男下,三品。南朝宋因之。北齐设散县侯,位低于开国县侯,高于开国县伯,三品。②南北朝、

  • 大命

    周朝天子的诰命。《周礼·春官·大仆》:“出入王之大命。”郑玄注:“书大命,王之教也。”

  • 南巴校尉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资治通鉴·东晋孝武帝太元五年(380)》:“(苻坚以)南巴校尉姜宇为宁州刺史。”胡三省注:“苻秦于南中置南巴校尉。”

  • 将作副监

    官名。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 置,为将作监次官。炀帝改将作少匠、将作少监等名。参见“将作监”、“将作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