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试
即“童子科”。
即“童子科”。
官名。即考功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考功员外郎。
官名。宋太宗淳化四年(993) 置,员二人,同为审官院长官,掌京朝官磨勘之事。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同知审官东院。
文书名。上行文。启之用作文书,魏晋时已有,晋尤盛行,时为臣工向皇帝启奏的文书之一。明沿唐制以启本作为百官上书于东宫(皇太子)或对诸王言事文书之专称。款式与题本同,亦有批红。清初多尔衮为摄政王,大臣官员
宦官名。隋朝内侍省置二员,正九品上;唐朝加至六员,正七品下。掌纠察宫内不法。官名,隋唐皆置,属内侍省。《新唐书·百官二·内侍省》:“内寺伯六人,正七品下。掌纠察宫内不法,岁傩则涖出入。”
官署名,北齐尚书省有膳部曹,掌侍官百司礼食肴馔等事。其主官称郎中。见《隋书·百官中·尚书省》。
官署名。又称病牢。掌关押、医治有病囚犯。五代后唐始置。宋朝沿置。真宗咸平四年(1001),因王禹偁请,除徒、流刑以上病囚仍在院治疗外,其余许保外就医。
官名,汉置,为使匈奴中郎将的省称,俸比二千石,掌护南单于,有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加;掾,随事为员(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帝纪》:“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匈奴薁鞬日逐王比,遣使
官署名。渤海国置,左六司支司之一,置郎中、员外,以主其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庐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满语官名。指“众武官举选为首者”,通译作“营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