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状元

状元

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宋朝定制。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后历朝沿用,亦称殿元。明清文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修撰。武状元之制以崇祯四年(1631)取录王来聘始,授副总兵;清授一等侍卫。


科举考试中文武科殿试第一名之称。唐时有状元之称,指省试的第一名。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后增加殿试,因称省试第一名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亦称殿元。此后一直至清代均沿用状元之名,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此外,宋代亦称太学上舍生积分和上舍试分数最高者称为“释褐状元”。

猜你喜欢

  • 踰(逾)岷将军

    官名。北齐置,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从六品。

  • 右林将

    汉代别将之一。《汉书·功臣表》记宋子惠侯许瘛“以汉三年(公元前204年)用赵右林将初击定诸侯。”颜师古注:“林将,将士林, 犹言羽林之将也。”

  • 内省都知

    宋朝内侍省都知简称。

  • 下车

    喻皇帝刚即位或新官刚上任。《后汉书·儒林传》:“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採求阙文,補缀漏逸。”注:“《礼记》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 辅弼将军

    官名。十六国前燕置。《晋书·慕容㑺载记》:“(慕容)㑺将图兼并之计, 以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

  • 鸾台侍郎

    官名。即门下侍郎,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中宗神龙元年 (705) 改为黄门侍郎,玄宗天宝元年 (742) 复名门下侍郎。参见“门下侍郎”。官名。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黄门侍郎为鸾台侍郎

  • 恩科

    见“特奏名”。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1)宋代有特奏名之制, 亦称之为恩科, 参见“特奏名”。(2)明清时定制,三年一次的乡试、会试之外,特于朝廷有庆典之年加举一次,称为恩科。有时恩科与正科在同一年举行

  • 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

    行政院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时期设置,因为战争期间对液体燃料(主要部分为汽油)需要管制,故在行政院中设立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汽油等的管理。

  • 副护军参领

    官名。清朝八旗护军营将领。雍正元年(1723)以“署护军参领”改称,次于护军参领,初制正五品,雍正十二年升为正四品。满洲每旗十人,蒙古每旗四人,共一百一十二人。与护军统领共掌统率护军。

  • 内文学馆

    官署名。唐朝中书省置,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则天如意元年(692)改为习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