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计度转运使
官名。宋置,见“转运使”。
官名。宋置,见“转运使”。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道观为玄坛,置监为主官,掌玄坛事。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旅贲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西周置。司虞属员。掌森林事务。一说即《周礼》之“林衡”。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改光禄寺置,职掌机构略同,升其秩。卿从三品、少卿从四品,丞从六品。所用司官,或内官,或流官,或庖人,出身不同,皆授散官。十年定其散官品秩,内官、流官除授者各照内官、流
官名。为三国时魏司徒府所属的军师,亦称司徒军谋吏。
简称廪生。明清学校生员,指科举制度下考入府、册、县学之学生。以领取月米以补助生活,故名。明洪武二年(1369)定制,府学四十人,册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其缺额由岁、科两试等第高者补充。清沿明制,廪生领
参见“判录司”。
主管某一部门。《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官名。即太子率更丞。
官署名。①宋朝置,为四方馆之一。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创立,掌接待高丽使者。元丰(1078—1085)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改属礼部。②清朝置,为清末之学馆。亦称“京师同文馆”。咸丰十年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