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直都知
官名。即殿前承旨都知。
官名。即殿前承旨都知。
官名。辽置,为北枢密院的佐官。见“北枢密院”。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简称。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司次官,佐师氏中大夫用前代美善之事晓谕帝王,使其行善道,并教育太子以下的王公子弟。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师氏司长官,
官名。宋初置,见“虞部司”。
官名。北齐置,员二人,位从九品。属长秋寺掖庭署,为宦者学官。
官名。战国时已有宦者令,秦汉沿置,掌管宦者,属少府,有丞,宦者是宫内、特别是后宫服杂役之人,人数众多,故汉代宦者令有丞七人。宦者令办公之署称宦者署,也常为官员等待皇帝诏命之处。
官名。元朝置。设于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秩从三品,置四员。掌宣政院所辖刑狱断案等务。成宗大德四年(1300)罢,后又复置。
官名。明朝工部所属营缮所置,二人,正九品,佐所正、所副治所事,以诸匠之精艺者为之。南京工部营缮所置一人。
满语官名。意为“包衣头”。汉译为“内管领”。
官署名。辽朝置,亦称上京城皇使司。南面京官。掌上京宫城出入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