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帅
官名。十六国燕置,统殿中兵,侍卫宫殿。见《晋书·慕容德载记》。
官名。十六国燕置,统殿中兵,侍卫宫殿。见《晋书·慕容德载记》。
官名。吐蕃官,即小相,置一人,与大相、内大相、副相、内副相、整事大相等共任国事。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见“高等法院分院”。
官名。辽朝置,属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右龙虎军上将军下。
明、清“布政使”别称。1、指州刺史。南北朝时以宗室诸侯王为州刺史,因称藩司。梁沈休文(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并求入奉灵櫬,藩司抑而不许。”2、明清两代布政使的别称,又称“藩
即“小稍伯下大夫”。
爵位名。南朝梁始置,与嗣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同为二品。陈制同梁。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官库名。宋朝置,隶太常寺,掌收储大乐祭器,设专知官一人,库子二人。
将军名号。东汉有虎牙将军、虎牙大将军,虎牙为其省称。《后汉书·盖延传》:“光武即位,以延为虎牙将军。”《后汉书·铫期传》:“王郎灭,拜期虎牙大将军。”虎牙也泛指将军。唐杜牧《上三君子诗》:“星座通霄狼
官名。北齐置,太史署次官,亦称太史丞。佐太史署令掌本署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