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院兼管事务大臣
见“武备院兼管大臣”。
见“武备院兼管大臣”。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四品。
官职等级制度。① 官品与官秩的联系,详见“品”、“秩”。②官品的异称,《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光禄大夫假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官员的级别和俸禄的等级。周朝称
杂任职名。唐置,属门下省,员额一人,掌装潢之事。
官名。南朝宋置,中书省属吏,掌宣诏。见《宋书·何偃传》。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掌统率亲军护卫。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改名“武卫将军”。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统亲军护卫。《三国志·魏书·许褚传》:“后数日(与马超)会战
即“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内饔之职,杀牲盛馔进食于王的时候,负责陈列鼎俎。北周取其意置司鼎俎中士,正二命;司鼎俎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
又作“僚友”。即同僚。参见“僚友”。
官名,金朝置。这是女真语的音译,也译做胡鲁勃极烈。“忽鲁”是“统帅”、“统领”的意思。“勃极烈”是“长官”的意思。金朝凡长官(官长)皆称“勃极烈”。忽鲁勃极烈,犹言统帅、统领官。见《金史·百官一》。参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