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提点

提点

官名。宋朝始置。初为差遣名目,如提点五房公事、提点仓场所等。又置为宫观道教官。辽朝置,为内局库官。金朝沿置,并置为教坊司长官,掌殿廷音乐。元朝沿置为内局库官。明仅置为道教官。神乐观提点掌教习乐舞生,以备祭祀舞乐,隶太常寺; 太和山(武当山)提点掌钤束道士,隶道录司。清置神乐观提点。乾隆八年(1743)改观为所,十三年改所为署,改提点为署正。


官名,辽代内省内藏库置提点,为内藏库长官。见《辽史·百官志·三内省》。金代提点更多,多数正五品,少数从五品,皆为该单位长官:宫籍监提点,掌内外监户及地土钱帛小大差发;近侍局提点,掌侍从,承敕令,转进奏帖;器物局提点,掌进御器械鞍辔诸物;尚厩局提点,掌御马调习牧养,以奉其事;鹰坊提点,掌调养鹰鹘、“海东青”之类;武器署、尚衣局、仪鸾局、尚食局、尚药局、太医院、御药院、教坊、宫闱局等皆置提点,均为该单位长官。见《金史·百官二》。元代宣徽院所属大都尚饮局、大都尚醒局、上都尚局、尚食局、沙糖局、永备仓等皆置提点,从五品。见《元史·百官三》。明代道录司有神乐观提点一人,正六品,掌乐舞,太和山(即武当山)提点,掌管道士。见《明史·职官三·道录司》。

猜你喜欢

  • 彰愍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彰愍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南京左藏库

    官署名。北宋于陪都南京应天府置,掌收受当地财赋之入。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

  • 奉驾局

    官署名。即殿中省尚乘局,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改,咸亨元年 (670)复名尚乘局。参见“尚乘局”。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尚乘局为奉驾局,尚乘局奉御为奉驾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

  • 广储司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掌皇宫库藏出纳。康熙十六年(1677)改御用监设。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另设总办郎中、郎中各四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笔帖式二十五人,书吏三人,分掌本司各事。

  • 典礼院直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设。八人,简任。襄同学士讨论典礼,参订章制。

  • 太卜助教

    伎术官名。隋置,见“太卜博士”。

  • 右奕蠡王

    官名。匈奴置。奕蠡为匈奴语音译,亦作谷蠡。由单于亲子弟担任,地位仅低于左、右贤王和左奕蠡王,而合称四角,有依次担任单于的可能。西汉时居西方,所统土地、人口多于其它地位较低的诸王。

  • 恭使宫人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一作“恭信宫人”。孝文帝改定内官时,视四品。见《魏书·皇后列传》。

  • 戎校

    戎校即将校。《后汉书·袁绍传》:“臣负薪之资,拔于陪隶之中,奉职宪台,擢授戎校。”

  • 给事郎

    官名。晋、南朝梁曾置,职掌不详,一说即给事黄门侍郎省称。隋高祖开皇六年(586) 尚书省吏部置,八郎之一,正八品上,为散官番直,常出使监察。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并取其名置于门下省,位黄门侍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