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

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

护国军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联合组织的军政机关。为反对袁世凯称帝,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出兵讨伐。次年初,贵州和广西相继宣布独立,四月六日,广东也被迫宣布独立。各省护国军共同组织的最高机关是护国军政府,其具体的机关则是军务院,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五月八日成立,设于广东肇庆。依照护国军政府第四号《宣言》所载《军务院组织条例》的规定,军务院是特殊时期的全国最高军政、民政机关,遥奉合法大总统,代行国务院和陆海军大元帅的职权,统一筹办全国军机,指挥军事,并筹办善后一切政务。设抚军若干人,用合议制裁决庶政。其人选由独立各省都督、都司令、参谋,独立各省指挥两师以上的总司令充任。设抚军长、抚军副长各一人,由抚军互选。军务院设置政务委员会,由抚军互选政务委员长一人,委员无固定员额,分掌外交、财政、法制等各项政务。军务院设置各省代表会,由独立各省都督各派代表二人组成,以备政务上的咨询。军务院设秘书若干人掌办机要,其后并增设秘书长。军务院对内、对外有特别事故时,由抚军会议的同意,得任命专使处理。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军务院遂于七月十四日撤销。

猜你喜欢

  • 督邮曹掾

    官名,即“督邮”。为郡佐吏,掌监督属县,督送邮书,追捕盗贼,纠举违法、宣布教令,审理诉讼等。《后汉书·百官五·州郡》:“有五部督邮,曹掾一人。”参看“督邮”条。

  • 厉锋校尉

    官名。东汉末曹操置。曹仁以别部司马行之,常督骑兵为前锋。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领兵征伐,位次低于将军。《三国志·魏书·曹仁传》:“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 旅贲令

    官名,西汉置,属卫尉,掌旅贲卫士,以备非常。东汉省并公车司马令。旅:众也。贲:奔也,言为奔走之任。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 刑事四庭

    官署名。见“刑科”②。

  • 乡长

    官名。春秋齐国置,为各乡之长官,即乡大夫。齐制国二十一乡,每乡设一人,掌一乡之政教风化,向上推荐乡里的好学、慈孝、俊良和有勇力者,举告不孝不悌、骄躁淫暴和不用上令者。《国语·齐语》: “正月之朝,乡长

  • 后曹

    官署名。汉朝郡府职事机构,指贼曹、决曹。《汉书·萧望之传》: “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当以职事对。”颜师古注引如淳曰: “贼曹、决曹皆后曹。”官署名,即贼曹、决曹。《汉书·萧育传》:“后为茂陵令,会课,育

  • 诸行宫都部署院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总诸行宫契丹汉人之事。道宗清宁元年(1055),“诏部署院,有事机密即奏,其投谤讪书,辄受及读者并弃市。”《辽史·道宗纪一》置都部署、知事、副部署、判官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

  • 二等出使大臣

    见“出使大臣”。

  • 解冠

    即摘掉官帽,喻辞官。《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

  • 乐府游徼

    官名,西汉置,属乐府。掌纠察缉捕。《汉书·张延寿传》:“又以县官事怨乐府游徼莽,而使大奴骏等四十余人群党盛兵弩,白昼入乐府攻射官寺,缚束长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