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宣司
北洋政府总统府内部机构。设承宣官若干人,掌接待传达之事。
北洋政府总统府内部机构。设承宣官若干人,掌接待传达之事。
官仓名。元置,属户部,秩正五品。其中万斯北、万斯南、千斯、永平、永济、惟亿、既盈、大有、屡丰、积贮十仓,每仓各置监支纳一人,正七品;大使二人,从七品;副使二人,正八品。丰穰、广济、广衍、大积、既积、盈
官名,汉时西域龟兹国置东西南北部千长各二人,为地方性长官,掌千人。见《汉书·西域传·龟兹国》。
明、清对士子未经录取入府、州、县学读书省之称呼。无论老幼皆称。入学后则称生员。明清两代称未经录取入学的考生,学儒学的称为文童或儒童,学武的称为武童。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二人,五品。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医下大夫医正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服局,掌宫内衣服首饰之事,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服局。掌衣服首饰,按时进奉。见《新唐书·百官二·宫官
官名。为辽北枢密院中丞司的长官,见“北枢密院中丞司”。
清朝对在非正式官缺内任职的称呼。凡在额定官署编制以外之机构任职,如总办、提调等,以及临时奉差委办某事之官员,其职务均称“差事”。
官名。参见“额外郎中”。